光绪 矾红描金双龙戏珠纹大盘一对(官窑,《大清光绪年制》款) 

<< 嘉庆 粉彩过枝癞瓜纹碗(官窑,《大清嘉庆年制》款)

浏览数: 56

清早期 铜鎏金金刚萨埵坐像 >>

简介: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国人心中有着极其深厚的情感。皇帝更是自称真龙天子,尤其明清时期皇权高度集中,使得龙不仅神秘更具有无比的尊贵,龙纹非皇家而不得用。本场为大家精心呈现的就是一对清朝光绪的经典官窑——矾红描金双龙戏珠纹大盘,为名副其实的皇家用器,在故宫博物馆珍藏有同类器物。本场拍品尺寸较大,且是成对保存,殊为珍贵。 此对盘尺寸较大,器型周正,画工精湛,展现清朝“同光中兴”时期下景德镇御窑厂高超的制作手艺。盘敞口、弧腹、圈足,修足干净利落。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润。足端露胎,胎质坚实,胎土洁白细腻。盘内外满绘龙纹,龙身矫健威猛,皇气十足,气势震撼人心。口沿绘弦纹一周,盘心以矾红绘双龙戏珠图案,龙目凸瞪,张牙舞爪,姿态矫健飘逸,展现威风凛凛之态。隙地满饰灵芝云纹、火焰纹,布局严谨,绘制工细。“双龙戏珠”图案是明清官窑经典式样,清代光绪时期受到皇帝与皇太后的喜爱。外壁则以矾红绘火焰祥云纹,双龙赶珠穿行其间,构图疏密有致,动感十足,龙珠上的描金更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得焦点清晰,格外醒目。盘底则以矾红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款识书写规整,布局颇具章法,可见对此物的格外重视。此对盘矾红色色调层次丰富,色彩鲜艳,凝而不滞,纹饰构图布局考究,是清朝官窑器物严谨规范的写照。 同类的器物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藏中有见,无论是器型还是纹饰的布局构图都基本一致,这体现清朝官窑严谨规范的制作。有清一朝由于皇帝对皇家器物的重视,所以清朝的官窑品种有着严格的样本,在制作时什么样的器型对什么样的纹饰都有着明确的规定。我们今天在故宫也能看到留存下来的官窑器的图案绘本,所以这就为清朝官窑的鉴赏提供了很好的历史资料。 另外此盘的功能也比较特殊,其尺寸远远大于日常使用的盘的尺寸。目前学术界认为此类大盘当是作为皇宫内的香盘使用,里面放香橼等可以散发清香的瓜果。根据侍奉过慈禧的太监回忆录提到,慈禧不喜好熏香,经年累月的都是用南方的水果来熏殿。目前在能看到的慈禧照片中,在左右两旁的香几上往往出现盛放着水果的大盘,这也与太监所说相吻合。并且目前在颐和园中的慈禧寝宫乐寿堂中,在正厅宝座前就置有名贵的青花瓷大果盘和四只镀金九桃大铜炉,均为慈禧生前原状。故而从以上来分析,此类大盘应该就是作为盛放香果类的盛盘。此类大盘与20公分以内的小盘相比数量极少,因为无论烧造难度还是造价成本均较高,因此烧造数量肯定没有小盘多,收藏价值毋庸置疑也更大。 中华民族有很深的龙文化情节,我们称为“龙的传人”。从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红山文化C形龙,到二里头绿松石龙形饰,再历经商周及至现在,在五六千年的历史中呈现无比辉煌灿烂的龙文化。 古来帝王更是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所以历朝历代对龙纹的控制很严格。《明太祖实录》明确记载,洪武三年诏令中书省,“申禁官民器服不得用黄色为饰,及彩画古先帝王、后妃、圣贤人物故事。日、月、龙、凤、狮子、麒麟、犀、象之形,如旧有者,限百日内毁之”。可见对龙纹的掌控之严。清朝留存器物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龙纹大量出现在皇家器物中,无论锦绣朝袍还是金银玉瓷,龙纹的出现是明等级秩序,是使用者身份地位的彰显。 此类典型的光绪龙纹大盘在国内外都受到藏家的高度认可和喜爱。2017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出一对光绪矾红描金双龙戏珠纹大盘,成交价折合人民币近60万元。而在同年华艺国际拍出一对,以80万元人民币落锤。众所周知光绪时期由于相对的安定,这一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繁荣发展,官窑烧造质量极高,目前已经受到藏家的高度关注,大概在2019年之后光绪官窑在拍卖市场表现越来越抢眼,很多价格比着2019年之前大幅度攀升,势必成为明清官窑中的主力军,此类大盘一定要倍加重视!

年代:

清 - 光绪

类型:

瓷器 - 盘

标签:

描金 官窑 矾红 双龙戏珠 大清光绪年制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