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玉鹿衔灵芝摆件(带硬木座) 

<< 道光 外矾红描金缠枝莲佛八宝纹内青花三羊开泰纹碗(官窑,《大清道光年制》款)

浏览数: 21

清中期 铜鎏金那若空行母立像(带刻文) >>

简介:  

本场这件乾隆时期的玉件重器尺寸硕大,珍稀难得。古代采玉全靠人工且受季节限制,玉料的获得难如登天,所以大件玉料愈显稀有。并且有清一朝对玉器的控制极为严格,一度为皇家垄断,严禁私人开采买卖。乾隆时期就发生过震动朝野的玉石大案,慧贤皇贵妃的侄子高朴因私鬻玉石,乾隆大为震怒,最终不顾慧贤皇贵妃的面子,毅然把高朴赐以死刑。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小小一块儿玉在古人心中的分量之重。而“鹿衔灵芝”是玉器中的经典题材,寓意“禄寿双全”,在故宫博物院珍藏有清宫留存下来的同类玉器,可兹参考。 此件鹿衔灵芝摆件以上等和田玉制成,玉质莹润光泽如脂,器表雕琢精致,打磨细腻。工匠以圆雕技法雕琢一卧鹿,四肢弯曲支地,仰首回眸,口衔灵芝,温情脉脉,呈现一幅祥和慈爱之态。由于玉石“体如凝脂,精光内藴,质厚温润,脉理坚密”的审美特性,中国自古便有爱玉尊玉的传统。在雕琢过程中工匠对鹿没有繁缛的雕琢,在体现眉眼、鼻口和身躯造型精准的基础上,对鹿身则以寥寥数刀便塑造了一只肥美的仙鹿,也体现古人的惜料;同时工匠刻意留下皮色仿佛鹿之毛色,使造型更为自然,呈现逼真生动之艺术效果。后配有硬木底座,底座上祥云勾连围绕仙鹿,极富意境,可谓是一件极其精美珍贵的乾隆时期玉鹿摆件。 古人认为鹿是祥瑞之兽,常与神仙、仙鹤、灵芝、松柏神树在一起,出没于仙山之间,保护仙草灵芝,向人间布福增寿,送人安康,为人预兆祥瑞。“鹿”谐音“禄”,有高官厚禄之意;并且《抱朴子》记载曰“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其色白”,古人也往往将鹿视为长寿的象征。所以自商周以来出现大量与鹿相关的纹饰和文物。尤其到了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是满人,发源于白山黑水之间,而鹿恰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对象之一,所以与鹿的感情颇深。这一时期鹿形或者鹿的纹样的文物大量出现,除了鹿衔灵芝的玉器,还有瓷器中的百鹿尊,绘画中也有很多鹿的场景等。鹿的神态放松,肥美温情,悠然自得,也昭示天下太平之象。 品质优良的和田玉材自古上至帝王、下至文人雅士视若珍宝。而新疆严苛的自然环境和遥远的路程,都给采玉、运玉带来了天然的阻碍。尽管如此,这也没有影响中原地区统治者对和田玉的渴望。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至少在3000年前,和田玉就被人类加工使用,并输入中原地区。《史记·大宛列传》中载有汉朝使节张骞的副使曾到和田,”究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这是正史中对采玉活动最早的记载,但对那时的采玉方式及其制度,并无详述。至五代时期,高居诲在《行程记》中记述说:“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下。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谓之捞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同样也有记载:“(于阗)东日白玉河,西日绿玉河,又西日乌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国人得捞玉。”说明这时的采玉活动多集中于河中采捞,农历八月以后,此时以至中秋,河水冰冷刺骨,可想其辛苦。据《太平御览》记载:“取玉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因为那时路途极为艰险,可以说玉石是用生命换来的。 明代在和田的西邻叶尔羌(今莎车)出现了进山开采玉矿的生产活动。明万历三十—年(1603年)十—月,耶稣会传教士鄂本笃到达叶尔羌,耳闻目賭了叶尔羌、和田两地的采玉生产,留下了详细而可靠的记载。他说:“玉有两种,第一种最良,产和阗河中,距国都不远,泅水者入河捞之,与捞珠相同。……第二种品质不佳,自山中开出,大块则劈成片。宽约二爱耳(ells)。以后再磨小,俾易车载。……石山远距城市,地处僻乡,石璞坚硬,故采玉事业,不易为也。土人云,纵火烧,则石可疏松。采玉之权,国王亦售诸商人,售价甚高。租期之间,无商人允许,他人不得往采。工人往工作者,皆结队前往,携一年糇粮。盖于短期时间,不能来至都市也。”由此可见到了明代晚期,已经有大规模开采山料的活动,但所获得的山料品质不及籽料来得质佳。 在清乾隆二十四年之前,由于受到准噶尔部蒙古族达瓦齐以及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的影响,新疆地区上好的玉料几乎都无法进入到统治中枢。为了平定此次叛乱,乾隆二十年(1755)和乾隆二十三、二十四年(1758、1759)先后出兵西域,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此后又在紫禁城午门上举行了盛大的献俘礼,并以此作为乾隆的“十全武功”被载入史册。在对新疆地区行使统治权之后,中西交通得以保障,而此后玉料得开采、运输与制作,就以法律形式为皇家垄断,质地优良的新疆和阗美玉沿着古代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进入宫廷,并带动了清朝玉器最发达的时期。 清政府在控制了西域地区之后,对玉料的季节性开采作了规定。如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采玉两次。这在乾隆所作关于“采玉”的御制诗中也有提到:“于田采玉春复秋,和田捞玉春秋贡。”此后又规定,所采玉石只准入官,不许在民间流通。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慧贤皇贵妃之侄、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因私采贩玉一案发生,震动朝野,乾隆大为震怒,高朴也因此被送上断头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小小一块儿玉在古人心中的分量之重。 本场这件鹿衔灵芝摆件就是乾隆时期玉器盛产繁荣的代表之作,其选材优良,鹿的造型雕琢的极为真实,身体比例准确适度栩栩如生。同时古人常以白玉制鹿,也暗合《瑞应图》的记载:如果帝王为政,适合先圣的法度,没有缺失,便会有白鹿出现,是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吉祥之兆。同类的玉器历年来市场表现极好,2013年香港苏富比一件乾隆时期衔芝卧鹿摆件以244万元港币成交。足见此类玉器的珍贵,以及国际市场的追捧和认可。

年代:

清 - 乾隆

类型:

玉器 - 摆件

标签:

灵芝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