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 霁红釉鸡心碗(官窑,《大清乾隆年制》款) |
浏览数: 256 | 清中期 铜鎏金莲花生大师坐像 >> |
玉山子,是陈设器中最为雅致的一类,历来受到藏家的喜爱。上等的玉山子摆件以中国人最喜爱、最为推崇的和田美玉为材,通过工匠的巧思,以刀代笔,将充分表达人文情怀的山水画作以立体的方式,展现于世人面前。品质精良的和田玉山子古时就得到了上至帝王,下至文人雅士的垂青。 此件玉山子采用双面工,随形巧雕,不破坏玉材本身的形状、质感,将精雕巧刻融入玉料本身的纹理形状之中,且外壁留有棕黄玉皮,尤具天然巧就的雅趣,也与乾隆皇帝“良材不雕”的审美需求相吻合。清朝皇宫如意馆作玉雕画样时,即多见留皮要求,如乾隆四十五年“传旨交如意馆着留皮糙做搬指画样呈览”,可见留皮巧雕是实为乾隆帝本人喜爱的治玉技法。 此玉山子用材厚重,玉质温润。全器随玉材天然形制而作山形。一面雕刻持杖高士,旁边回首瑞兽,身后瀑布川流不息,于山前石桥穿过;整个纹饰多层掏出,赋予极强的空间感;周边洒金皮,左侧古松攀山而上,枝繁叶茂。另一面左下角一高士骑牛缓缓走来,桥上童子仿佛在与之搭话;右上角掩映的楼阁之中,一高士目视前方;两幅画面看似无关但相互呼应,与宋代之后流行的访友图极为接近。整件山子布局疏朗有致,层次分明,随形施艺,在不破坏天然玉材美感的前提下施鬼斧神工,实有以自然之质再造自然的极高意趣,堪为乾隆朝治玉之典范。 在清乾隆二十四年之前,由于受到准噶尔部蒙古族达瓦齐以及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的影响,新疆地区上好的玉料几乎都无法进入到统治中枢,为了平定此次叛乱,乾隆二十年(1755)和乾隆二十三、二十四年(1758、1759)先后出兵西域,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此后又在紫禁城午门上举行了盛大的献俘礼,并把此作为乾隆的“十全武功”而载入史册。在对新疆地区行使统治权之后,中西交通得以保障,而此后玉料得开采、运输与制作,就以法律形式为皇家垄断,质地优良的新疆和阗美玉沿着古代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进入宫廷,并带动并形成了清朝玉器最发达的时期。 由于玉料的增多和乾隆皇帝对玉器的嗜爱,各级官吏争相搜罗佳器,以玉器作为贡品及个人收藏,带动了玉器市场的繁荣。而不同阶层人士对玉器的不同品味,必然会影响玉器生产的发展趋向,形成了像苏州、扬州等地这样的玉器加工中心。一些玉工更是投购买者所好,牟取高价,除了制作了一批题材庸俗、纹饰繁缛、滥用镂空工艺的玉器外,还有些为求体重,保留玉料瑕疵处,使玉质不纯,这些做法被乾隆皇帝看在眼里,并被斥为“玉厄”。 虽然乾隆皇帝屡次作诗抨斥玉厄现象,提倡师古,但是“俗手难为罍与觚也”。而改变这种现象的办法,除了在制作器物时,仿制商周古铜器,在制作山子、插屏、如意等适合雕琢绘画图案的较大体型玉器,转向以图画题材作为玉器蓝本加以制作,乾隆皇帝对此给予肯定,称赞其“琢成画景聊堪咏,视此松亭延客图”(作于乾隆五十年 1785 ),“俗雕知不售,改作画图新”、“专诸易俗制,绘事肖仙图”(乾隆六十年, 1795 ),因此,图画玉器成为玉器的另一主流。 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乾隆 玉松鹤老人山子”玉质为青白色,局部虽有黄赭色沁斑,但通过玉匠的巧雕,将山子制作为山林、亭台、楼阁间,长阶上两位长者身穿长袍,手持拐杖,相对聊天。背面雕乾隆御制诗:“俗雕知不售,改作画图新。阁雅迭仙界,鼎虹升晓春。相陪韩与迟,弗较主和宾。底藉还丹炼,伊人总玉人。”末署“乾隆庚戌春御题”,另有“比德”、“朗润”二印。此诗为《咏和阗玉丹台春晓图》,见于《清高宗御制诗五集》第五十三卷第3页,作于乾隆五十五年(庚成,1790),诗文内容反映了此时玉图画题材渐受欢迎、玉厄现象已经有所改观的情况。 有清一朝对玉器开采极为严格,一度为皇家垄断,且对玉料的季节性开采作了规定。如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采玉两次。这在乾隆所作关于“采玉”的御制诗中也有提到:“于田采玉春复秋,和田捞玉春秋贡。”此后又规定,所采玉石只准入官,不许在民间流通。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慧贤皇贵妃之侄、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因私采贩玉一案发生,震动朝野,乾隆大为震怒,高朴也因此被送上断头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玉在古人心中的分量之重。2021年中贸圣佳拍卖一件乾隆时期的玉访友山子,题材与本场的这件玉山子相近,并且也是采用留皮技法,最终以近300万元的价格成交,此类玉山子的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清 - 乾隆
玉器 - 山子
山水 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