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朝 金瓜棱形带鋬执杯(重:159g) |
浏览数: 407 | 当代 铜洒金式兽耳法盏炉(《大明宣德年制》款) >> |
纵观历朝历代,唯一只为宫廷独享的,只有景泰蓝,也就是掐丝珐琅器!此件乾隆宫廷铜胎掐丝珐琅太平有象大熏炉,体量硕大,金光灿灿,尽显宫廷奢华之风。同类器物在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都有收藏,能在清宫和龙兴之地的盛京陈设之物,等级必定非凡。 此件熏炉,造型大气挺拔,鎏金明亮灿然,处处彰显皇家气派。器身以铜塑胎,在以铜钱为主要货币的明清时期,这种用铜量也是民间不能为,且不可为的。整器以蓝色为主色调,纹饰丰富寓意吉祥。炉直口,口沿外侧錾刻一周回纹;深弧腹,腹部上部为拐子龙纹,此时的拐子龙纹方折,已经摆脱明末清初的圆弧身,也是乾隆拐子龙纹的标准纹饰;中间为缠枝莲纹,莲纹飘逸又带有欧洲洛可可之风,是乾隆时期中西文化交融的纹饰变体;最下部为拐子纹;炉身两侧置两象首耳,象首仰鼻冲天;下承三象首足,象首上皆镶嵌材料(材质不做探讨,下同),极其华贵。上有一象钮盖,象呈回首卧姿状,身披一蓝地番莲花纹鞍巾,象身上镶嵌材料;下接勾云纹开光,内饰番莲纹和变体寿字,寓意福寿连绵;盖沿饰鎏金镂空祥云蝙蝠寿字纹,寓意福寿万代。熏炉局部配以鎏金,尽显清代乾隆雄浑恢弘的盛世气象。 同类器物在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都有发现。而且在清宫档案对此也有记载。据乾隆四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奉旨……再着造办处成造掐丝珐琅象鼻鼎炉四件……”。档案记载“掐丝珐琅象鼻鼎炉”与本拍品基本吻合。而且能“奉旨”去做,可见皇帝对此类景泰蓝制品的重视。 对于此类熏炉的放置地点,清宫档案也有相关记载。比如乾隆六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于本日太监高玉萨木哈看得太和殿应陈设掐丝珐琅象鼻鼎四件,垂恩香筒二件……”、“保和殿应陈设掐丝珐琅象鼻鼎四件,垂恩香筒一对……”。从以上可知这类掐丝珐琅象鼻炉应是陈设在紫禁城大殿之内的,等级颇高。 珐琅工艺发源于古地中海文明,长时间流行于欧洲;与中国结缘,始自“蒙古西征”。十三世纪蒙古远征军横扫欧亚大陆,从中亚地区带回大批手工匠人,输往后方。掐丝珐琅工艺的烧造技术和主要原料随工匠进入中国,在元末明初之际悄然生根。掐丝珐琅,又名“景泰蓝”,其做法是以细而薄的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粘于铜胎之上,再根据图案设计要求填充各色珐琅釉料,入窑烘烧,重复多次,待器表覆盖珐琅釉至适当厚度,再经打磨、镀金而成。掐丝珐琅自元朝便从西亚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这种工艺带着伊斯兰教艺术繁复绵密、蟠曲虬结、极重线条和设色的装饰性特点,但一经传入中国,便与我国已有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进入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为扶植珐琅绘画技法的发展,乾隆二十七年(1762)宫廷画院与珐琅作合并,专业画家参与珐琅器的绘画工序,大大提高了纹饰的艺术水平。御制品追求精工巧制、装饰繁缛的风格。乾隆四十八年(1783)曾传旨:“烟壶上花卉画得甚稀,再画时画得稠密些……”,皇帝的口味大大影响当时工艺制作的审美取向,且大量使用錾刻鎏金装饰,增添金碧辉煌的效果。 而与一般工艺皆为官民共享不同,掐丝珐琅工艺,从元代传入一直到清代中期,这期间仅为宫廷服务,虽然有扬州、广州两地也为其生产,但所有制品要悉数上交。因此这一时期皆为为皇家所享用之物。当时的普通百姓见之而不可得。 以往的景泰蓝属于低调的奢华,尽管档次高但在过去常常无缘一见,它们往往静静陈列在诸如故宫博物院、法国枫丹白露宫等这些世界级大型博物馆内。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博物馆,以及由于以往历史原因,曾经流出皇宫的景泰蓝逐渐进入市场,让这种奢华宫廷器物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尤其是2015年法国枫丹白露宫被盗,其中就有一件来自中国圆明园的清朝掐丝珐琅麒麟,让世界尤为关注。诸如本场的拍品,2015年佳士得拍卖过一件,成交价已过百万。本场的这件乾隆官造铜胎掐丝珐琅熏炉,体量恢弘,尽显皇家之风,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请诸位买家珍之!
清 - 乾隆
掐丝珐琅 - 熏炉
官造 太平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