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早期 铜鎏金金刚萨埵坐像(《大明永乐年施》款) |
浏览数: 163 | 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太平有象大熏炉(官造) >> |
本场呈现的这件金器存世罕见,极为珍贵。据现在学者研究,此种执杯当为元朝皇亲国戚在“喝盏”上所用。目前能查到的与此相似者,是收藏于湖南益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银鎏金梵文绶带结单耳杯,此件馆藏是1982年在湖南益阳八字哨元代窖藏所出,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也为本场拍品的断代提供直接证据!并且本拍品为纯金制成,材质更为贵重,造型生动更添自然之趣,具有珍贵的收藏和欣赏价值。 此件执杯,金质,造型由金片锤揲成瓜形。此种造型像瓜从中间一剖两半,一端以凹凸点表现瓜蒂,一端以叶装饰,象征瓜叶,表现手法自然生动,仿自然之雅趣;厚唇设计,可以增加饮用时的舒适度;口沿下錾刻一周精细的卷草纹;执杯底部为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中“吽”的梵文写法,文字结构协调,布局富有章法;执杯一侧安有“百事吉”纹,这种纹饰在宋元时期较为流行,有“百事吉祥”之寓意,既可以起到装饰的功能,也起到鋬的使用功能。 与本场拍品一致的为现藏湖南益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银鎏金梵文绶带结单耳杯。益阳市博物馆馆藏的那件元代杯是于1982年在湖南益阳八字哨元代窖藏出土。这个窖藏在我国考古中极为重要,这里出土了一些很经典的元代器物,其中数件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也包括那件元代银鎏金梵文绶带结单耳杯,故而其珍贵性不言而喻。但是益阳市博物馆馆藏的那件为银鎏金,就是杯体银质而成,仅局部鎏金。而本场拍卖的这件乃是纯金制成!两者相比较,从造型到局部纹饰以及梵文的写法几乎一致,这也为本场拍品的年代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 窖藏,我们常在考古中听到。由于古代没有我们现在的银行,所以古人每逢战乱或者其他原因,由于大量金银器和钱币沉重无法携带运走,古人会把它们就地掩埋做上标记,等战乱结束后会来寻找。如果没有回来或者回来后找不到,那这些东西就会被后人发掘。这种珍贵物品的集中式掩埋,就是窖藏。在考古中有很多有名的窖藏,比如大名鼎鼎的唐代何家村窖藏,亦是此理。 这类执杯的溯源,从造型上看很有可能肇始于汉代的耳杯。我们从目前发现的汉代耳杯上可能明显看到,它们的杯体形制基本类似。而金质瓜棱执杯的出现目前可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 1990年福建省博物馆在福州西郊发掘了南宋许峻墓,墓内就出土了一件南宋时期的瓜棱杯。此杯也是形体呈半剖瓜形,一端连接瓜蒂与枝叶,瓜蔓缠绕。 而宋朝文化是直接影响元朝文化。元朝虽是蒙古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元朝朝廷知道政权稳定必须要学习汉文化。所以元世祖忽必烈根据“近取金宋,远法汉唐”的原则制定元朝制度,对汉族文化更是倍加推崇。《南村辍耕录》记载“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谷。‘上曰’若然,则儒贱耳’?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谷于世其可一日阙哉’。上大悦”。依此足见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重视。 所以此类杯的造型和装饰风格直接承继着宋朝的风尚,在元朝极为流行。这不仅体现在金银器上,在瓷器上也有此种仿生造型,比如浙江省博物馆的这件元代龙泉窑青瓷瓜形杯。 这种金银执杯的功能当是元朝皇室在“喝盏”上饮酒的用具。在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中提到元代皇帝宴饮时用“形如金杯而有柄”的酒具盛葡萄酒共饮的事,这种酒具就是指这类带柄的金杯,为当时的皇亲国戚所拥有。此宴饮就是指“喝盏”。所谓“喝盏”,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提到元皇帝每年要举行13次大宴,叫做“质孙宴”或“炸马宴”,一喝就是三天,谓之“喝盏”。这种“喝盏”是古代蒙古贵族饮宴习俗,源于金朝女真族旧礼。元太祖成吉思汗沿袭此俗,据《新元史·乞失里黑传》载:“太祖即位,乞失里黑、巴歹并封千户,赐号答剌罕,遇大宴喝盏。”所以此种制度在整个元朝的宫廷之中较为流行,他们喝酒所用之物,就是形如本场拍卖的这种金银执杯。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会有这种贵金属执杯出现的原因,和它们的出现地多为内蒙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元朝金杯等级极高,且存世量极为珍罕。在2019年纽约佳士得,一件元朝金杯拍出253万余美元的价格,折合人民币高达1700余万元。这价格足以说明一切。本场这件金杯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是呈现给各位买家的重器,望诸位买家不可错过!
元
杂项 - 金杯
瓜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