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汇时期 景泰蓝狮耳炉、倭角花卉笔筒一组(炉底《宣德年制》款,筒底《乾隆年制》款,炉带木座) 

<< 清早期 铜鎏金莲花手菩萨立像(重:28.65kg)

浏览数: 659

康熙 青花矾红描金庭院花竹纹盘 >>

简介:

景泰蓝曾是国运昌盛、物阜民丰的佐证,明清时期主要为宫廷使用,民间很少看到。晚清民国景泰蓝逐渐流出宫廷,在市面上价格极高,有“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的说法。 本组拍品为创汇时期景泰蓝作品,造型端庄大气,花纹层次丰富,诸色搭配点缀,尽显华丽,置于室内桌架,不仅美观大方,而且颇有华贵气质,极具观赏性与艺术性。 景泰蓝狮耳炉,造型稳重,炉为簋式,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外撇。腹部两侧设对称狮耳。炉身以蓝色珐琅釉为地,其上装饰缠枝莲纹。近口沿处装饰一周如意云头纹。炉底部为《宣德年制》款。 倭角花卉笔筒。笔筒呈六方倭角造型,底六倭角处设足,器型高挑。筒身以蓝色珐琅为地,绘花鸟洞石纹,上饰以蓝、红、白、黄、绿等彩,纹饰十分工整,线条精美流畅。口沿下方为如意纹。器底为缠枝莲纹,中心为《乾隆年制》刻款。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大约于13世纪末,由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传入之初,被称作“大食窑器”、“鬼国窑器”和“佛郎嵌”。景泰蓝大致工艺是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纹,填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工艺繁复,材质昂贵,故而在明清时期,仅为宫廷所享,如今备受推崇的官窑瓷器,在当年人心中,还不及珐琅器十分之一的价值。

年代:

五六七

类型:

掐丝珐琅 - 香炉、笔筒

标签:

景泰蓝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