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期 铜鎏金莲花手菩萨立像(重:28.65kg) 

<< 清中期 紫檀透雕拐子龙纹嵌云石插屏

浏览数: 181

创汇时期 景泰蓝狮耳炉、倭角花卉笔筒一组(炉底《宣德年制》款,筒底《乾隆年制》款,炉带木座) >>

简介:  

此尊莲花手菩萨立像尺寸90公分有余,其三折式站姿在曼妙之中又增添了一份端庄,非一般50、60公分的造像所能比拟,此等体量的立像适宜厅堂或公共空间陈设。莲花手菩萨,作为观自在菩萨的异名,在《火日经》中有所记载。民间则通俗的称为“持莲观音”或“莲花手菩萨”。 菩萨头戴大型卷草纹三叶花冠,头顶结高发髻,余发编成两条大发辫垂于两肩,发髻顶端有顶珠镶嵌,做工极其讲究。耳际有扇形冠结横出,耳侧缯带呈U字形翻卷,大耳垂肩,耳垂上带有巨大花叶形耳珰。两侧发髻垂散下来,涂成绀青色。面形秀美,尤显妩媚动人;双眼微睁,展现出慈祥的神态,眉弓隆起似两弯新月,眉间饰有水滴形白毫相;鼻梁高挺,鼻头似鹰钩一般,嘴鼻小巧而集中,而这些特点是纽瓦尔人面部特征的真实写照,且脸上略露一丝喜色,神秘而庄严。菩萨上身不着衣,仅脖子上挂项圈,下身着薄裙,腰间系有一条宝带,璎珞于双腿间自然垂落,亦缠绕一条“U”形帛带垂落于其下,两条带子的带梢自然下垂,如同丝绸一般柔顺,形成优美流畅的密集式衣纹,双脚踏于圆形仰覆莲台上,莲台下部,以红铜板刻十字金刚杵作为封底依然保存完好,底座背面刻有铭文。此尊造像手腕、手臂及双脚上都戴有精美的钏镯,尤其是宝冠的花叶间还镶嵌了绿松石,保持了喜马拉雅地区金铜造像典型的装饰特点。最值得注意的是其躯体造型及姿势,躯体修长,身板硬朗结实;身体呈三折式站立,头保持正中,上身向左偏倚,臀部向右倾斜。这样身姿的婀娜与曼妙,恰恰与佛像的肃静与庄严形成鲜明的对比。两胁各有一株莲花拔地而起,菩萨左手举于胸前施说法印,手中执莲茎,莲茎顺手臂至肩部;右手自然下垂,手掌外翻,呈与愿印,至与肩齐平处,两侧莲花均朝向菩萨盛开。体态既优美大方,又准确表达了观音菩萨手持莲花的形象特征,传递出菩萨以莲花开示众生、教化众生的深刻用意。 对于佛教的传播,与艺术的展现提供了相互的衬托与补充,表现出这一地区工匠对于人体美学超群的认识与理解。这些都是喜马拉雅造像的基本特征,体现了这一地区传统的审美特点。这尊造像无疑是一件来自喜马拉雅地区,由大师精心创作的精美作品。 造像脸部表面涂有冷金,通常而言,涂金工艺随时间流逝,常会出现脱金现象,而此尊面部涂金非常完整,且包浆厚实,殊为难得。身体以鎏金来表现,除极个别突出部分,鎏金有脱落外,整尊造像的鎏金保存得非常完好,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整尊造像做工考究,无论鎏金、涂金,所用金质量纯正,金层厚实。其二,其体量高大,在历史长河中,是矗立供奉,极少有搬动。 喜马拉雅造像艺术历史悠久,自公元1世纪至今,一直绵延不断,涵盖了佛像艺术发展的全部历史,呈现了佛像艺术发展的完整面貌,在世界佛像艺术史上堪称独一无二。这一地区的造像艺术产生于特定的地区和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它在吸收古代印度造像艺术手法和风格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此地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雕刻技艺,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造像艺术风格,堪称南亚次大陆佛像艺术中一枝耀眼的奇葩。它对西藏地区、乃至后来明清宫廷的佛教造像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从公元7世纪开始影响西藏地区,12世纪后随着东印度帕拉王朝灭亡,此类风格更成为影响我国西藏佛像艺术的主流风格。历史上这一地区的造像不断通过青藏高原,大量输入到内地,同时不少尼泊尔艺术大师翻山越岭入藏帮助制作造像,元朝时入仕我国的尼泊尔艺术大师阿尼哥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尼泊尔造像艺术对我国西藏佛教艺术影响的时间之长,程度之深,地域之宽,是印巴次大陆其他艺术流派无法比拟的。 而南京博物院所藏的“清代(17世纪) 金观世音菩萨造像”,高度达到88厘米,整尊造像由纯金打造,可以看出对于观世音的信仰,在这一阶段进一步被推崇,因此这一时期的观音菩萨造像制作之精,工艺之细,就不难被理解。 统观市场,就在半个多月前的12月6日,德国纳高拍卖在“纳高百年庆典1922-2022” 中国艺术部分中,呈现了一尊“清代18世纪 精美铜鎏金莲花手菩萨莲座立像”,其高度达52公分,虽已算是大像,但与此尊高度接近1米的巨像还是无法同日而语。在官网查询,纳高拍卖的那件落槌价为€7万欧元,如再加之近30%的拍卖行佣金,以及20%的海关关税以及保险、运输等诸多费用及手续,总价将超过人民币80万元。而此尊巨像作为本次的每周之星就在眼前,可谓难得一遇的良机,望藏家慧眼识之。

年代:

清 - 早期

类型:

造像 - 莲花手菩萨立像

标签:

铜鎏金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