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 铜鎏金尊胜佛母坐像 

<< 康熙 黄花梨嵌款彩山水人物诗文插屏

浏览数: 206

清中期 黄花梨雕拐子龙纹轿箱 >>

简介:  

此尊胜佛母尺寸硕大,为三面八臂形象,每面三目。头戴宝冠,冠叶卷草优美并嵌绿松石,发髻高耸,耳垂大花瑣,双目有神,呈弯月形,项圈、璎珞、手镯、臂钏、腰带等饰物一应俱全,其制作极为精细。衣纹流畅自然,充满质感。全跏趺坐于圆形束腰莲台之上,莲瓣挺劲细密,上下对称,其中仰莲瓣之上露出莲蕊,此特征为蒙古札派造像特点,通体鎏金璀璨,极为富丽。造像底部在红铜板正中錾刻十字金刚杵,采用全包式封底进行装藏。 尊胜佛母,藏语称为“措道那木玛雅”,是佛教密宗中的佛顶尊,为毗卢遮那佛或释迦牟尼佛顶上所化,因此称“顶髻尊胜佛母”,她能破除一切烦恼、业障、秽恶、恶道之苦,归属于佛部中。在藏传佛教中,尊胜佛母也被看作是寿神,常与无量寿佛、白度母共同供奉,共同组成“长寿三尊”组合,而被人们熟知。 尊胜佛母所生八臂中,右方主臂立十字羯磨金刚杵于胸前,象征降魔。右侧三臂由上到下,称二三四手,其中右二手托莲座,莲上可以清晰看出坐像头顶肉髻高耸,双手平端结禅定印,双腿全跏趺坐,由此可以判断其为阿弥陀(意译为无量寿)佛。右三手持箭矢,象征射害一切众生烦恼,一切厌离菩提之心,一切无法成佛之障碍,射中众生最深层的无明,右四手施与愿印于右腿前,表示其能给与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具有慈悲之意。左边主臂在一般造像中常以手结期克印执绢索,来象征制服难调伏神众,这种手印可以恫吓一切邪恶之敌,因此期克印也称断恶之印。左侧三臂由上到下,其中左二手作施无畏印,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象征布施无怖给众生,与右侧四手形成呼应。左三手握弓,象征胜三界,很自然地握在“智慧”左手中,通常与握在“方法”右手的箭相配。作为智慧和方法的象征物,它们搭配在一起既表示弓的智慧特质可以像箭一样“投射在”方法或方便上,有表示圆满的智慧可以促使“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的完善。左四手以禅定印托涌出甘露的宝瓶(或称长寿宝瓶), 表示使众生得以长寿无病。 今天杭州飞来峰留存有多处元代藏传佛教密宗造像,这批造像创作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到至元二十九年( 1292年)年间,主要为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在位时施造。其中第55龛中的主尊形象,即为尊胜佛母。而其身旁所伫立的则为阿弥陀佛左右的胁侍菩萨——观音菩萨以及大势至菩萨,由此也能看出从元代开始,藏传佛教随蒙古统治者进入中原后,尊胜佛母无与伦比的地位也逐渐体现出来。 如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藏传佛教造像》,商务印书馆,香港,页196,图187,我们会发现这尊故宫珍藏西藏制作尊胜佛母像有彩石镶嵌,其制作时间判定为17世纪,从尺寸上来讲,与本次的每周之星相比,相差不少。 翻看这些年的拍卖记录,在17—18世纪制作的尊胜佛母金铜造像中,高价成交者,都在三四百万档,其尺寸仅为二三十公分,而此件造像在制作精细程度与市场上已成交的高价品相比,毫不逊色。望有识之士慧眼识之。

年代:

清 - 中期

类型:

造像 - 尊胜佛母坐像

标签:

铜鎏金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