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 翡翠浮雕“双龙庆寿”纹双凤耳带盖扁瓶 

<< 乾隆 宫粉地粉彩花卉“万寿无疆”大碗(官窑,《大清乾隆年制》款)

浏览数: 31

明 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 >>

简介:  

本场隆重为大家呈现的是一件甚为罕见的重器——清中期翡翠扁瓶。遍观清朝历史中,翡翠作为一种珍贵的材质一直作为宫廷主要进贡品,深为帝后或身份极其显赫的王爷所钟爱。据清朝大才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可见翡翠在当时名声之大、价值之高。根据目前学术界研究有清一朝翡翠多为宫廷垄断,尤其呈色上乘、雕工精湛者皆可遇不可求,比如现藏首都博物馆的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恭亲王奕䜣的翡翠扳指,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朝翡翠白菜等,皆为稀世之珍。由于清朝大件翡翠制品数量极少,一直为藏家所寻,尤其这类瓶等立件者更是难得,2010年北京保利拍出一件翡翠盖瓶,成交价已达500余万元! 此件翡翠盖瓶以大料剖制,质地极其精良,无论是尺寸、颜色还是工艺都堪称一流。翡翠色泽清和温润,器身分布翡色,远观宝光莹莹,近处触手温泽,观实物更是给人无比震撼之感,实是妙不可言!此盖瓶盖与瓶分离,上下可子母口相扣合,尺寸制作精准,基本严丝合缝。盖隆顶,上有抓钮,两侧浮雕变体夔龙,盖口沿外墙阴刻一周回纹。瓶侈口,口沿回纹与盖上下呼应;束颈,颈部凸弦纹开光内浅浮雕夔龙纹,龙身之上又采用打洼工艺;颈部两侧置镂空双凤耳,双凤尖喙利目,炯炯有神;折肩、扁长腹,两侧起扉棱,也是商周青铜器中的典型装饰,所以此盖瓶带有极强的慕古意味;腹部为主纹饰,大量采用减地浮雕工艺,两边为夔龙纹,居中上部悬挂磬,下面为一硕大的变体寿字,组合起来就是“双龙庆寿”,构图巧妙,寓意吉祥。下承高足,足外墙阴刻一周回纹,足内中空,修足规整光滑。此盖瓶瓶形追摹古周礼样式而纹饰又为当朝之时尚,可称融汇古今之佳作,乾隆帝曾盛赞此类品物曰:“既朴而淳纤巧泯”,此物秀外慧中,具有文美兼顾的艺术气质。此外翡翠制品多见小件,如发饰、扳指、鼻烟壶等,如此盖瓶一般用料硕大者极其罕见;而且此瓶周身集镂雕、阴刻、浮雕、打洼等多种工艺于一体,质地上乘、工艺非凡,为难得之翡翠妙品佳作,收藏价值巨大! 翡翠是国际上认可度极高的矿物集合体,仅在缅甸、危地马拉、俄罗斯、日本、美国及哈萨克斯坦少量产出,是仅次于四大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的珍贵材质。“翡翠”一词在我国汉代就已经出现,然而早期为鸟名,在许慎《说文解字》释:“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直到明代《徐霞客游记》所记述的才是矿物的翡翠。其中在记载徐弘祖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见闻,已卯(公元1639年)云南游有如下记载:在大理,三月十七日记“观永昌(今云南保山)贾人宝石、琥珀及翠生石诸物,亦无佳者”,在腾冲,五月十四至十八日记“潘生送翠生石二块”,五月二十五日记“有顾生者,崔之友也。导往碾玉者家,欲碾翠生石印池、杯子”,五月二十六日记“崔、顾同碾玉者来,以翠生石畀之。”“此石乃潘生所送者。先一石白多而间有翠点,而翠色鲜艳,逾于常石。人皆以翠少弃之,间用搪抵上司取索,皆不之用。余反喜其翠,以白质而显,故取之。潘谓此石无用,又取一纯翠者送余,以为妙品,余反见其黯然无光也。今命工以白质者为二池,以纯翠者为杯子。”徐霞客所述翠生石的特征和腾冲毗邻的缅甸产翡翠吻合,可以断定就是产自缅甸的翡翠原石。目前考古发现较早的翡翠制品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余懋衡墓中所出土的翡翠鳌鱼佩。此时翡翠并未普及,是否进入宫廷也不可知,在发掘的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之中尚不见翡翠器物的出现。 而根据清朝档案,到了雍正年间已经看到明确的进贡翡翠原石和关于翡翠器物的记载了。比如《雍正十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造办处活计库》中记载“十五日首领李久明来说,太监滄州交(交木作栢唐阿蘓尔邁)霁红瓶二件、【翡翠瓶】一件,传旨着配座子,钦此。”以上记载可知雍正年间在宫廷中已经出现翡翠器物,并且由皇帝传旨配座,可见皇帝的重视与翡翠器物的珍贵。 到了乾隆时期出现翡翠进贡与使用的第一个高峰,通过检索《清宫内务府活计档案》可以看到大量关于乾隆时期翡翠的记载。这一时期随着翡翠开采、加工和运输流通环节的逐渐成熟,大量的翡翠源源不断的流入清宫。翡翠的地位和价格也大幅度提升。这就如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到了清晚期翡翠在宫廷中的使用到达巅峰,成色好、雕工精湛的翡翠制品都流入宫廷,普通人难得一见,翡翠名声大噪,最终在中国玉石文化中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 有清一朝提起翡翠最知名者莫过于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翡翠白菜。据记载此件翡翠白菜原为光绪妃子瑾妃的陪嫁之物,一直摆放于瑾妃的永和宫中。后来由于历史原因运至中国台湾,成为台北故宫博物有三大镇馆之宝之一。 查阅两岸故宫珍藏中,翡翠制品虽多,但以小件器物居多,譬如耳坠、鼻烟壶、发簪等,而大件所占比例极少。相比于小件,大件在制作时极为费料,并且由于翡翠硬度高,在掏膛、雕琢时难度极大。目前所见到的清代翡翠瓶类大件多为两岸故宫或者国外大型博物馆,国外者大多是历史原因流至海外的。另外现在对于古代治玉、翡翠等的研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现代有学者研究分析广东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出土的玉器中存在上蜡工艺,这说明三千年前的先民可能已掌握了在玉器加工中利用蜡来增加玉器美观的技术。所以现在国内外拍卖行对于古代玉、翡翠等仍以目鉴为准,不进行现代技术的检测,这一点也请各位买家知悉。 在拍卖市场上大件翡翠器物历来都是藏家的重点选择,且市场热度和价格一直极高。2010年北京保利拍出一件清中期翡翠盖瓶,在14年前成交价已高达500余万元。与之相比本场这件的翠色更多,且颜色更为明显,这也是翡翠制品的一大重要关注点。2019年西泠印社也出现一件乾隆时期的翡翠瓶,在无盖的情况下仍然以550余万元的价格成交。从以上可以看出大件翡翠制品的市场坚挺度以及稳定的市场热度,因为老的翡翠制品不像新的翡翠制品,老的本就存世稀少,从清代就声名显赫,没有现代化的炒作。本场这件清中期翡翠盖瓶集料尤、色美、工精于一身,比肩馆藏重器,为同类翡翠制品中的精良之作,收藏价值极大,实力藏家应格外珍之,可遇不可求!

年代:

清 - 中期

类型:

瓷器 - 瓶

标签:

翡翠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