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铜鎏金钺刀(带铸文) |
浏览数: 162 | 同治 青花八仙“福禄寿”三翁图碗一对(官窑,《大清同治年制》款) >> |
本品铸造精致,庄重雅致,金水厚重,色泽光亮,面部则采用冷金色,以示区别,神韵十足,属喀尔喀蒙古“扎派”造像代表作品。 弥勒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广受信众供奉的重要尊神。按照佛经记载,悠居于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常为天众说法。弥勒在扎派造像中地位极为重要,扎纳巴扎尔将弥勒节带入蒙古,每年正月十五日麦德尔节,就是纪念弥勒佛的节日。 本件拍品将蒙古地区民众心中的上神弥勒神态刻画的沉静慈悲,又不失佛家之法度庄严,亲切之感油然而生,且保存原封底,更为殊胜,反映出扎纳巴扎尔造像的高超工艺。 此尊通体鎏金,面颈部泥金彩绘。螺发排列规整,肉髻高隆,髻顶有象征菩提智能的宝珠。面相圆润,额前白毫突出,弯眉细目,双目俯视,双耳下垂,端庄祥和。上身着袒右式袈裟,鱼尾型衣角从左肩垂落,佛衣轻薄贴体,体现了蒙古造像受到早期印度造像影响的特点。衣缘暗刻花叶纹,于简约之中见精致细节。双手以说法印握持龙华树之花茎,这种具有异域色彩的龙华树叶,花蔓茎梗攀附肩膀两侧向上生长,据称在释迦牟尼佛涅盘之后,他在未来将下生人间,以太子装扮之菩萨身形显现于世间,于龙华树下成道,并举行三次传法,普渡天下信众,称为“龙华三会”。其左肩处花蔓顶端安置军持净瓶,象征弥勒菩萨未来将转世成为婆罗门阶级之地位,也是弥勒的重要标志。下穿僧裙,衣褶下铺洒于两腿间。下承束腰双层蒲团,上缘饰连珠纹,周圈线刻菱格锦地花卉纹。莲座高大,莲瓣扁平规整,花瓣层层开阖,尺寸均一,上下交错排列,层次出众且瓣尖微凸,造型干净利落,下起唇沿。原装全包式封底,封板中心錾刻十字金刚杵纹。造型干净利落,强调隆重的庄严感,是为扎纳巴扎尔风格造像的鲜明特征。 喀尔喀蒙古造像指清代蒙古喀尔喀地区制作的藏传佛教造像。喀尔喀蒙古造像标准样式是由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又称扎纳巴扎尔(1635-1723)确立的。扎纳巴扎尔在艺术方面极有艺术天赋,他结合西藏与蒙古传统造像,又力求复兴尼泊尔早期佛教造像,因而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金铜佛像和唐卡绘画。 以扎纳巴扎尔所创作的作品以及受其影响的风格主要流行于十七世纪晚期至十八世纪早期的喀尔喀蒙古地区,它的造型整体秀美端庄,比例舒展准确,细部精致耐看,花饰精巧,整体动态上也追求工整对称,但端正中不失精巧和柔媚感,是清代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分支。
清
造像 - 弥勒佛坐像
铜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