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光 斗彩仙灵祝寿纹盘(官窑,《大清道光年制》款) |
浏览数: 326 | 乾隆 仿哥釉弦纹盘口瓶(官窑,《大清乾隆年制》款) >> |
检阅公私收藏,目前可知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珍藏有同样器型与纹饰的器物,来自清宫旧藏。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只见瓶与炉,盒可能已佚。此组完整传世,器型周正秀美,鎏金厚重明亮,填彩华丽,工艺精湛,稀缺度和收藏价值不言而喻,为乾隆宫廷掐丝珐琅之珍品。 “炉瓶三事”也可称“炉瓶盒三事”,为旧时北京通行之语。其由炉、瓶、盒三者一组,为古代文人与帝王焚香之具。三者以精铜铸造而成,器型典雅。炉直口、折沿,呈圆柱形,下承三灵芝足。口底鎏金。腹部上下掐丝如意云头纹,中间以天蓝色珐琅釉为地,掐丝“卍”字纹。底部掐丝花卉纹,中间錾刻“乾隆年制·澄”款。瓶撇口、细长颈,溜肩,腹部细长饱满、下承圈足。瓶内装有香箸与香铲(也称香押),两者鎏金,香铲顶部掐丝番莲纹。盒直口,与盖子母口相扣合,口底鎏金。三者纹饰与款识一致,可知为成套无疑,极其难得。此套香具款识清晰,纹饰流畅规整,色彩搭配富丽多彩,彰显乾隆时期造办处精湛非凡的制作工艺。 同样器型与纹饰的“炉瓶三事”,目前检阅公私收藏,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一例。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仅看到有瓶与炉传世,有可能盒已佚。由于三者虽为一组但并非连接在一体,因此多有失群,完整成套者极为珍罕。 此外在《清宫内务府活计档案》也见有进贡“珐琅炉瓶三事”的记载,可见此类器物的宫廷性质。另外此组器物的底款“乾隆年制·澄”也颇为少见,“乾隆年制”为年号款,“澄”则是选自《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这类款的器物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掐丝珐琅盒上也有出现。 古人重香,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言:“斋室中烧香,不可一日无者”。焚香除了礼佛敬祖外更是生活品质的象征。中国古代盛行“隔火焚香法”,所谓隔火熏香,即不直接焚烧香品,而是把香炭烧红后,埋入香灰中;在香灰上放置云母片、银叶片或小瓷片等隔热材料;将香品放在隔热片上,让炭火的热度通过隔热片熏烤香品,使香品的香味徐徐散发出来。宋代诗人杨万里《焚香》一诗中有详细的介绍:“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似纸;不文不武火力均,闭阁下帘风不起。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也符合品香静谧悠远之道。 早期香具比较简单,唯一炉可也,比如汉代的博山炉。到了宋代,宋人流行香炉和香盒组合,偶尔与瓶内插花同列。 到了元朝就已经可以看到炉瓶盒的组合,此后直至清代成为香具的经典搭配。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有描写:“这里贾母花厅上摆了十来席酒,每席傍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这在明代《焚香七要》香具介绍中提到:香炉、香盒、炉灰、香炭墼(音ji一声,即炭料)、隔火砂片、灵灰、匙箸。香炉为熏香、香盒为了盛装香品,香铲整理香灰、香箸为夹取香碳,而瓶则是盛放香铲和香箸。 明代朱权所著《焚香七要》重对香具也有介绍:“匙箸惟南都白铜制者适用,制佳。瓶用吴中近制短颈细孔者,插箸下重不仆,似得用耳。余斋中有古铜双耳小壶,用之为瓶,甚有受用。磁者如官哥定窑虽多,而日用不宜。”炉瓶三事的摆放也颇为讲究。香炉居中,三者或呈直线,或呈“三足鼎立”之式。 珐琅工艺发源于古地中海文明,长时间流行于欧洲;与中国结缘,始自“蒙古西征”。十三世纪蒙古远征军横扫欧亚大陆,从中亚地区带回大批手工匠人,输往后方。掐丝珐琅工艺的烧造技术和主要原料随工匠进入中国,在元末明初之际悄然生根。掐丝珐琅,又名“景泰蓝”,其做法是以细而薄的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粘于铜胎之上,再根据图案设计要求填充各色珐琅釉料,入窑烘烧,重复多次,待器表覆盖珐琅釉至适当厚度,再经打磨、镀金而成。掐丝珐琅自元朝便从西亚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这种工艺带着伊斯兰教艺术繁复绵密、蟠曲虬结、极重线条和设色的装饰性特点,但一经传入中国,便与我国已有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而与一般工艺皆为官民共享不同,掐丝珐琅工艺,从元代传入一直到清代中期,这期间仅为宫廷服务,虽然有扬州、广州两地也为其生产,但所有制品要悉数上交。因此这一时期皆为为皇家所享用之物,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传世完整的掐丝珐琅“炉瓶三事”极为罕见,检阅近几十年的拍卖市场其出现的次数也并不多。回顾10年前的2012年,中贸圣佳拍出一组完整的景泰蓝炉瓶三事,成交价已达80余万元。其实这价格还远远有很大上涨空间。2017年一组明代正德年间炉瓶三事成交价已达4300余万元。还有目前动辄上千万的宣德炉。相比较而言,景泰蓝并没有商业资本的炒作,尤其这种代表乾隆顶峰工艺的宫廷器物无疑是收藏与投资更好的选择。近些年随着人们对景泰蓝的更多认识以及老辈藏家的藏品析出,这些当年皇族赏玩的器物也有了让我们可以唾手可得的机会。
清 - 乾隆
掐丝珐琅 - 炉瓶三事
官造 乾隆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