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 粉彩喜上眉梢荸荠瓶(官窑,《大清同治年制》款) 

<< 明 铜鎏金莲花手观音立像

浏览数: 147

当代 海南黄花梨健身球 >>

简介:  

这是一件同治官窑重器,有清一朝268年间,同治一朝仅13年,与雍正相当;其官窑品种承上启下,甚至直接影响光绪和宣统两朝,且数量稀少,不乏珍品重器,乃晚清官窑收藏中的重中之重。 此件荸荠瓶为清代宫廷最具代表性的陈设观赏器,器形端庄秀美,深得宫廷喜爱。瓶直口,长颈,溜肩,圆腹而略扁,下承圈足,足端露胎,胎质洁白细腻,修胎规整利落。器身施白釉,釉质莹润如玉,宝光内敛,胎釉俱佳。白釉之上以粉彩绘就纹饰,所绘梅花树干弯曲遒劲,枝桠交错,摇曳生姿;灼灼盛开的花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皆俏立枝梢,神采奕奕;喜鹊或栖于枝头,或回收顾盼,或展翅飞翔,姿态各异,令画面生机盎然,生趣无限。所绘四只喜鹊,寓意“四喜”,人生之四喜莫过『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谓寓意吉祥,称心如意。工匠以细腻写实手法,将喜鹊活泼之态表现的淋漓尽致,更添欢乐祥和之感。圈足内以矾红书“大清同治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款识布局颇具章法,疏密有致,书写规整秀丽。此件器物造型规整,色彩浓淡相宜,柔和典雅,明丽而不流俗,富贵亦不失雅致,堪为同治官窑之上品。 此器上的喜鹊与梅的搭配,是瓷器上的一种经典纹饰,有“喜上眉梢”之吉祥寓意,恰恰符合古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构图原则。尤其同治一朝,极为流行此纹饰,通过查询同治朝的奏折,可见这一时期不论是大运瓷还是同治大婚瓷上,都出现大量“喜鹊”与“梅”搭配的纹饰。 而本件瓶身所采用的荸荠瓶样式也为清朝重要的官窑器型,如在故宫博物院中查找,其馆藏中有一件清雍正青釉荸荠式三系瓶,但此藏品形式与常见的荸荠瓶在造型上的差距较大。因此在这件器物下的词条中也提到“荸荠式瓶是清代流行的一种瓷器瓶式,首创于康熙时期。其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状如荸荠,故此得名,又称直颈瓶。品种有青花、黄釉青花、豆青釉、郎窑红等。”而就造型而言,荸荠瓶是因其形似而得名,其造型源自何处似乎指向并不十分明确,单一造型而论,宋代时期有过类似的瓶体样式出现。 如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官窑粉青釉弦纹瓶,其直颈溜肩等特点与荸荠瓶颇为相似,区别仅是鼓腹造型不及荸荠瓶来得大,而且弦纹也是荸荠瓶所没有的。 类似的龙泉窑青釉弦纹瓶也有存世,但从造型上来看,同样是刻有弦纹,颈部也更为细长,且在口部增加了盘口造型。而这样的造型其实对后世影响也颇为深远,其中最为直接的可能要数雍正款仿钧窑变釉弦纹扁肚瓶,而后者在广义上也属于荸荠瓶类。因此荸荠瓶,虽为清代康熙时首创,但造型应该是有参照宋代器型,因此荸荠瓶这类瓶体,可视作为具有摹古情怀的观赏器。 同治时期,中国处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晚期,世道依然动乱,垂帘听政的叶赫那拉氏(慈禧)独揽国家大权。直到同治后期,大约1870年以后,朝廷逐渐稳固了统治地位,清廷得到了些许喘息之机,史称“同治中兴”。 这时的陶瓷生产,我们从同治十三年江西巡抚刘坤的奏折中便可窥知,奏折中说:“咸丰时官窑厂被毁,同治时因兵变之后,从前各匠类皆流散,现在工匠俱后学新手,选作法度诸多失主……。”同治朝官窑在之前破坏之后又重新建立,恢复生产,一方面有对之前官窑的继承,另一方面从现存实物来看更多有自己的创新。很多品种的官窑存世量并不多,比如本场拍卖的这一件,目前同类器型和纹饰的同治官窑器甚为罕见。2006年北京瀚海拍出一件粉彩鹤鹿同春纹扁瓶,其实也是荸荠瓶,最终以55万人民币成交。这个价格说明稀少题材的同治官窑已经被藏家特别注意。在如今清三代动辄数百万、数千万,甚至过亿的收藏市场中,晚清官窑无疑为更多人的收藏开拓了道路,其前景无限,收藏潜力巨大!

年代:

清 - 同治

类型:

瓷器 - 荸荠瓶

标签:

粉彩 官窑 年款 喜上眉梢 大清同治年制 同治年制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