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铜胎掐丝珐琅佛八宝纹“大吉”挂屏 

<< 明早期 铜鎏金竖三世佛一组

浏览数: 202

清 云凤纹端砚 >>

简介:  

这件挂屏体量之大,装饰之豪华,工艺之复杂令人拍案叫绝,堪称精美绝伦,实物更是给人无比震撼之感。 铜胎掐丝珐琅就是文物界常说的“景泰蓝”,为“燕京八绝”之一。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极大,明清两朝几乎被宫廷垄断。本场的这件挂屏形体呈长方形,体量硕大。木制外框,框内事前采用减地工艺并铲出纹饰轮廓,再在里面镶嵌制作好的景泰蓝条板,条板之间的花卉纹则是以各种材料(材质不做探讨,下同)镶嵌;屏芯以漆木为地,顶部镶嵌一顶巨大的伞盖,伞盖为宝珠顶,两边枝叶翻卷,线条流畅,自然舒展,左右枝叶上各挂两大串超级精美贵重的流苏,流苏以各色材料珠和景泰蓝串成,珠子用量奢侈;景泰蓝的纹饰有蝙蝠、磬、双鱼等,寓意福庆有余;伞盖底部在红地珐琅上分别装饰有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等佛八宝纹;伞帘坠角以松石绿和红色两类材料做装饰;两边两条鎏金如意结在黑色漆木映衬下分外醒目;中间一个硕大的掐丝珐琅葫芦立于伞下。“葫芦”谐音“福禄”,在清代宫廷格外流行;葫芦浑身以锦地纹为地,上下有“大、吉”二字。葫芦陈放于精美的莲座之上,莲座挺拔优美,绽放的莲瓣在工匠的精心配色下格外逼真,使得器物尽管用金属制作,但赋予自然之雅趣。极具装饰效果。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找到了有与之类似的器物。故宫博物院的那件曾选在2015年故宫日历的插图之中。两者相比较,从制作工艺皆是木边嵌珐琅,到构图方式都极为接近。对本品的年代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考。 葫芦纹饰或者器型,在有清一朝极为流行,宫廷中也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文物。葫芦在中国古代有着许多丰富的涵义。“葫芦”谐音“福禄”;再者葫芦有籽,这种纹饰在清代流行很大可能是取其多子。尤其对于统治者来说,“家天下”让繁衍子嗣成为头等大事。并且葫芦属于藤蔓植物,它绵延悠长的枝蔓也预示着国运之长盛不衰。 珐琅工艺发源于古地中海文明,长时间流行于欧洲;与中国结缘,始自“蒙古西征”。十三世纪蒙古远征军横扫欧亚大陆,从中亚地区带回大批手工匠人,输往后方。掐丝珐琅工艺的烧造技术和主要原料随工匠进入中国,在元末明初之际悄然生根。掐丝珐琅,又名“景泰蓝”,其做法是以细而薄的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粘于铜胎之上,再根据图案设计要求填充各色珐琅釉料,入窑烘烧,重复多次,待器表覆盖珐琅釉至适当厚度,再经打磨、镀金而成。掐丝珐琅自元朝便从西亚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这种工艺带着伊斯兰教艺术繁复绵密、蟠曲虬结、极重线条和设色的装饰性特点,但一经传入中国,便与我国已有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进入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为扶植珐琅绘画技法的发展,乾隆二十七年(1762)宫廷画院与珐琅作合并,专业画家参与珐琅器的绘画工序,大大提高了纹饰的艺术水平。御制品追求精工巧制、装饰繁缛的风格。乾隆四十八年(1783)曾传旨:“烟壶上花卉画得甚稀,再画时画得稠密些……”,皇帝的口味大大影响当时工艺制作的审美取向,且大量使用錾刻鎏金装饰,增添金碧辉煌的效果。 而与一般工艺皆为官民共享不同,掐丝珐琅工艺,从元代传入一直到清代中期,这期间仅为宫廷服务,虽然有扬州、广州两地也为其生产,但所有制品要悉数上交。因此这一时期皆为为皇家所享用之物,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铜胎掐丝珐琅葫芦形挂屏,由于其造型特殊,制作工艺复杂,所以并不多见。纵观历年拍卖,2019年在北京瀚海出现过一件葫芦挂屏,最终以63万余元的价格成交。两者相比,很明显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装饰效果,皆不如本场要拍卖的这件。请诸位买家格外重视!

年代:

类型:

掐丝珐琅 - 挂屏

标签:

佛八宝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