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期 铜鎏金宝冠佛坐像(17kg) 

<< 乾隆本年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开光四季花卉纹鱼缸(官造,《大清乾隆年制》款)

浏览数: 207

当代 海南黄花梨执壶(《张孟书制》款) >>

简介:  

本场呈现的这尊重量级造像殊为难得,释迦牟尼佛是最受欢迎的题材,而且此尊为宝冠佛,就是头戴宝冠的释迦牟尼佛成道像,题材经典存世稀少;造像比例匀称协调,身穿福田袈裟,上面錾刻有精细的杂宝纹,铸造工艺非常精湛,无论从整体还是细节来看,都无可挑剔,为同类造像中的上等佳作!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在佛教中享有至尊的地位,因此在佛教艺术中具有无与伦比的突出表现。此尊释迦牟尼佛造像体量硕大,适宜厅堂或公共空间陈设,也应于主尊位置供奉。造像气势恢宏,重胎厚金,具有典型的尼藏风格。而尼藏风格金铜造像历来都是拍卖市场的热点,在世界金铜造像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位置。 此尊造像通体鎏金,面颈部泥金彩绘。整体端庄肃穆,做工精致,艺术性较高,天然颜料的运用,使之显得更为雍容华贵,金色明亮,保存状态优良,属同类造像中的上等佳作。头戴五叶花冠,纹饰立体生动,工艺精湛;缯带于耳后呈“U”形翻卷。头上肉髻高耸,布满密集的绀青色螺发,螺髻以摩尼宝珠作为顶严。面相方圆端庄,以展现佛陀之慈祥。五官刻画生动立体,额际高广,眼睑低垂,目光下敛,双目宛如未开放的莲花苞,俯视着芸芸众生,长眉与鼻梁相连,大耳垂肩,戴花叶形耳珰,神态慈祥柔和。肩宽胸厚,体态健壮,手脚刻画细腻写实。 上身着袒肩式福田袈裟,衣纹采用写实性技法,褶皱流畅自然,表现出衣料较强的质感。衣缘处及福田内均以联珠纹为示边线,极为少见;袈裟衣缘内浮雕花卉纹,装饰性很强;袈裟上錾刻有杂宝纹,纹饰精细手法高超,殊为难得。左手平端结禅定印,右手下垂自然弯曲施触地降魔印,裙褶铺洒于台面,双腿结全珈趺坐于仰覆莲花台之上,莲座造型宽大沉稳,莲台上沿围刻连珠纹,莲瓣排列紧密,瓣心挺拔饱满,瓣尖雕刻卷草纹。原装封底中心浮雕十字金刚杵纹,纹饰鎏金,是造像等级高的又一表现。 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作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在诞生之初,阿私陀仙人等八个婆罗门为其看相,预言他若为转轮圣王,将统一四海;要是出家,则可得道成为圣人。幼少时期的悉达多喜爱静坐思惟,反对暴力争战,引起净饭王的担忧。为了避免他出家,净饭王下令将悉达多的起居行止限制在王城内,并将王城内的老、病、贫者迁出,又以鲜衣美食伺候他,将貌美的耶输陀罗嫁给他,试图以世间欲乐断除他出家的念想。 太子在29岁的某一日,冒险离开了王城,并在东门第一次见到银髪佝背的老者,在西门第一次见到饱受痛苦的病人,在北门第一次见到死者尸体,这让悉达多太子认识到人生无常,众生都将受到病、老、死的折磨。最后他在南门看到了庄严相好的沙门,为了离苦而出家修行。悉达多太子于是下定决心,悄然离开王城,以沙门为榜样,切除头发,著杂染衣,出家求道。而后经历了密林中的六年苦修,忍受饥饿痛苦,意识到苦行无法达到解脱。在接受了一位牧羊女的供养后,于菩提树下决心发愿求道,最终悟得四圣谛与十二缘起而成无上正等正觉。 释迦牟尼像,左手施禅定印,右手下垂施触地降魔印,并维持在禅定冥想的坐姿之中,是其标准成道姿势。说明在佛陀证悟真理之前战胜魔罗的重要事迹,那时佛陀立下誓约将保持禅定冥想的姿态,直到透悟真理实相为止。但他遇到了魔罗,那是一位试图让佛陀分心,阻碍佛陀证悟世间实相的恶魔。对于—切试图破坏佛陀追及理想的种种诱惑,无论是喜或是厌恶的干扰,佛陀均不为所动。依据传统记载,魔罗展开最后的攻击,试图动摇佛陀慈悲的菩萨胸怀。对佛陀追寻心灵觉醒的理想与出离轮回获得最后的解脱、魔罗提出了质疑。在精神毅力的支持下, 释迦牟尼想起自己在多次以动物与人类身形的转世过程中,曾以无量的慈悲愿力帮助一切的有情众生。于此觉悟的关键时刻,释迦牟尼理解并坦然面对命运。为了回应魔罗的质疑,禅定坐姿的释迦牟尼移动膝上的右手,触碰大地,并“请大地为证”,以此坚定不移的动作使得魔罗、魔军与女色诱惑溃散败逃,留下释迦牟尼独自在菩提树下体验伟大的觉悟。 此尊释迦摩尼造像,还有一大特点为尊相身上所穿的福田僧衣,其制作极为华丽。袈裟的衣襟和布片之间表现的缝线是用联珠纹表现出来;衣缘处铸造有细致的花朵,这不禁让大家脑海中反应出一个词——锦斓袈裟。 袈裟作为佛教僧侣的衣装,被人们广泛认识。但其实袈裟是从梵文转音过来,意译为坏色、染色、秽色、不正色。因佛教僧团作风刻苦,不事生产,为解决衣服来源的问题,僧人捡抬人们丢弃的布料,清洗、缝合后就能穿着。因此这种用碎布通过缝制、衲补拼成僧袍,也被称为“百衲衣”。我们经常听到的年长僧人自称“老衲”,即源于此。 后来僧团规模增长,佛陀也听许僧侣接受信徒的新布料供养,但必须将整块布切割成块,再进行缝合。此举一是因为古代平民不易获得衣料,完整布料就显得珍贵,僧人穿着外出可能引来盗贼抢窃去裁剪做衣;二是因为将衣服先破坏掉,可以破除僧人对衣服的执著心。又据《四分律·第四十》中记载,佛陀一次见成块成块的水田,令阿难尊者教导僧伽将袈裟切割成田畔阡陌的形状进行缝制。如此,以田地种粮食养命,譬喻袈裟可养慧命,同时以此昭示佛法僧是世间人的福田,众生见袈裟,知是出家人,心生欢喜,愿意供养,培植福田。因此,这种僧袍也称"福田衣”或“福田袈裟”,前面提到的“锦澜袈裟”也是福田衣的一种。 这类罕见的尼藏风格宝冠佛造像在拍卖市场的成交价往往超乎想象。2016年在北京巨力,一尊尺寸仅20公分的宝冠佛成交价已达630余万元。足见此类造像的罕见程度。本场的这尊宝冠佛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是无比珍贵的金铜造像之精品!

年代:

清 - 早期

类型:

造像 - 宝冠佛坐像

标签:

铜鎏金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