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早期 哥釉带盖梅瓶 |
浏览数: 292 | 当代 珊瑚红釉描金花鸟纹橄榄瓶一对(《洪宪年制》款) >> |
这尊阿弥陀佛坐像堪称重器。阿弥陀佛造像一直深受藏家青睐,且此尊体量高大,造型端庄大方,匀称挺拔;制作的胎体厚重敦实,外部鎏金灿然明亮,需有雄厚的财力方可造就一尊这样的造像,所以绝非一般小寺院所能为。此外,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审美造诣来看,都是一件具有典型尼藏风格的精品之作。喜马拉雅造像艺术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历来都是国际拍卖市场上的宠儿,重:29.65kg。 此尊阿弥陀佛通体鎏金, 金水明亮,面颈部泥金彩绘。整体造型端庄匀称挺拔,给人雍容典雅之感。造像头饰青螺发,肉髻高耸,摩尼宝珠顶严。面部方阔,双颊丰腴,额际宽广,细眉弯翘,额心白毫凸出,双目半阖,鼻梁高挺,朱唇含笑,面相端庄,神态沉静, 给人神秘之感;大耳垂肩,颈部蚕节纹明显。躯体健硕,胸部高挺,身着袒右肩式通体袈裟,衣纹流畅生动,写实自然,巧妙突出衣纹柔软的质感;袈裟上錾刻有方胜、犀牛角等杂宝纹;双手置胸前结禅定印托钵,这也是阿弥陀佛的标志性手印;双腿结全跏跌坐,下承深束腰仰覆莲花座,上沿围刻连珠纹,上下莲瓣对称分布,排列均匀有致,饱满而有力;莲瓣外侧瓣尖勾翘,内侧瓣尖雕卷草纹,而且莲座背面也浮雕莲瓣纹,与一般留白的造像相比,殊为少见难得。原装全包式封底,封板中心錾刻十字金刚杵纹。 阿弥陀佛,为梵语Amitābha的音译,意译,多称作"无量佛”,因在梵文中构词上的细微不同,又可称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是主持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其所持极乐世界,在佛经中被颂为“常作天乐。黄金为地……且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碎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的美好幸福之地。 大乘佛经诸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其中多有记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大乘佛教流传之地,如中国、日本等大乘教区,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佛教传入中国后,阿弥陀佛以宏大的悲愿、美妙的净土世界和方便易行的修行法门,深受我国人民崇奉。特别是在唐代形成了专修阿弥陀佛净土的佛教派别一净土宗,明清时期更是形成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信仰盛况。 喜马拉雅造像艺术历史悠久,自公元1世纪至今,一直绵延不断,涵盖了佛像艺术发展的全部历史,呈现了佛像艺术发展的完整面貌,在世界佛像艺术史上堪称独一无二。这—地区的造像艺术产生于特定的地区和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它在吸收古代印度造像艺术手法和风格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此地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雕刻技艺,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造像艺术风格,堪称南亚次大陆佛像艺术中一枝耀眼的奇葩。它对西藏地区,乃至后来明清宫廷的佛教造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公元7世纪开始影响西藏地区,12世纪后随着东印度帕拉王朝灭亡,此类风格更成为影响我国西藏佛像艺术的主流风格。历史上这一地区的造像不断通过青藏高原,大量地输入到内地,同时不少尼泊尔艺术大师翻山越岭入藏帮助制作造像,元朝时入仕我国的尼泊尔艺术大师阿尼哥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尼泊尔造像艺术对我国西藏佛教艺术影响的时间之长,程度之深,地域之宽,是印巴次大陆其他艺术流派无法比拟的。 具有如此体量的尼藏风格阿弥陀佛造像,在拍卖市场上较为少见,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高价的产生。2019年保利厦门一尊阿弥陀佛造像,高度仅为34.5cm,最终以184万成交,凸显出此类造像的珍贵和藏家的认可度。本场这件阿弥陀佛造像形体高大,高度达到了60公分,堪称重器!请诸位买家识之、珍之!
明
造像 - 阿弥陀佛坐像
铜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