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 玉雕俏色“牛生麒麟”摆件 

<< 雍正 仿官釉穿带贯耳方尊(官窑,《大清雍正年制》款)

浏览数: 163

康熙 青花矾红描金洞石花鸟纹盘 >>

简介:  

此件卧牛不但雕工流畅, 用料大器,选用巧色玉雕更是难得一见。虽然在传世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不少青玉、青白玉,乃至白玉的水牛,但是结合巧雕工艺的大件墨玉水牛摆件,却十分罕见。 所谓墨玉是指白玉和青玉被石墨沁入,但石墨在分布上多不规律。有时很少,成为白玉中的脏点;有时又在同一块玉石中出现,呈现疏密不均的现象。如此块玉料般硕大纯净者实不多见。工匠以极巧的构思,用墨玉来表现水牛的皮毛颜色,且繁简得当,造型极为准确,后又将其身后一块玉色洁白部分巧雕成一麒麟,依偎在大牛身边,可见匠心之独具。 用一块上好和田墨玉来雕造水牛,是因为中国作为以农耕为主的民族,牛是最为主要的畜力。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多数王朝都禁止宰杀健康的耕牛。因此牛除犁地外,更多的是作为“太牢”,成为谨献给神明,祈求丰收的祭品。而在明清两朝的宫廷记载中,不乏牛类牲畜出现于祭典活动。清代皇帝虽然出身于马背,但在统一中华之后,重视农桑,其中如农历三月在北京先农坛所举行的“一亩三分地”皇帝亲耕礼。也有耕作被编绘成图画传承至今,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数《耕织图》了。 旁边颜色较为淡雅的青白玉部分雕刻成麒麟。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瑞兽,麒麟性情温良,天生“不履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所以被认为是“仁兽”。“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或“王者至仁则书”。麒麟的出现,认为是圣王之“嘉瑞”。《礼记》将“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而麟为“四灵之首,百兽之先”。古代文献中,关于麒麟最早的记载为《春秋》哀公十四年的“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诗经・周南・麟之趾》中也描述了:“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因此后世将麒麟视为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的仁兽。清代著名训诂学家对麒麟的评价则是 “含仁怀义”。 同时,麒麟还与孔子密切相关,据明代何乔远所著《名山藏》记载:“孔子将生,有麒麟吐玉书于阙星(山东曲阜),圣母以绣系麟之角。”因此,在民间甚至有以“麒麟儿”代称孔子,后民间多以“麒麟儿”“麟儿”“麟子”等为美称赞扬别人家的孩子聪慧、颖异。故麒麟吐玉书也成为祝颂之辞,喻意早得贵子。 在中国民间有“牛生麒麟,猪生象”的说法,传说瑞兽麒麟有时会投胎到幸福和善之家的牛身上,给这家的主人带来祥瑞;神象有时则会投胎到猪的肚子里,谁家的母猪生出类似大象的幼崽,也是天大的吉兆。牛与猪作为农耕文明社会中,重要的畜力以及家庭财产;而麒麟与大象,则更多地被视作是太平与祥瑞的象征,与“鲤跃龙门”等民间传说无疑,时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可参考:2012年5月16日,伦敦苏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拍出的“清18世纪 白玉‘麒麟骑牛’”摆件,成交价达66.8万英镑,以当时汇率计算近700万元人民币。

年代:

清 - 中期

类型:

玉器 - 摆件

标签:

麒麟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