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光 青花缠枝莲纹碗(官窑,《大清道光年制》款) |
浏览数: 274 | 清早期 铜鎏金菩萨立像 >> |
此件长方箱选材甚为考究,使用精良的黄花梨,纹理格外华美,无论箱盖还是箱体,纹理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般,气象万千,仅箱底用铁力木作为衬底。箱体沿边包镶铜片,包边宽厚,有效保护箱体,包括长方形面叶、锁扣以及方形合页,都给人稳重、坚固的感觉。侧面的新月形提环,提环下方锲入菱形铜钉,提手垂落处贴铜圆形垫片,以隔撞击,此三片铜饰如星纹一般,考虑周到,制作精巧,堪称明式家具典范。 这些铜饰件,因长时间的贮藏,表面已有厚实的包浆,而其在制作之初,色泽应灿若黄金,与黄花梨温润的色调形成对比。由于中国古代货币制度以计重制为主,而铜钱又是计重制货币最为基础的,为发展经济,甚至清雍正时期还下达过“禁铜令”,因此长方箱上铜饰件的使用在古代同样是财富的象征。 方箱箱盖上以百宝嵌工艺镶嵌了一株于峭壁间生长出来的梅花树,石间还伴有一簇幽篁与一朵芙蓉,树上各色梅花竞相开放,疏影横斜,引得蝴蝶翩翩起舞。梅花后山茶花开得尤为灿烂,树上的两只山雀为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其中一只正态立于枝端,另一只则回首探视,两鸟相互依偎,情意浓浓,可知是一对伴侣。 百宝嵌工艺自明代晚期出现,一直用各种珍贵材料如翡翠、玛瑙、珊瑚、青金、松石等,制成各种浮雕形象镶嵌于木或漆器之上,其作大如屏风、书柜,小如笔筒、砚盒,色彩艳丽、构图精美。而与一般工艺美术不同,其制作皆是在器物上开槽、雕造,之后再嵌入槽中,只有观赏价值,无实用价值,所以即使在相对富裕的晚明时期,百宝嵌的制作也不常见,而这种工艺除了需要大量珍贵材料外,在制作时也同样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此,留存下来的作品就更不常见了。 在原本就为数不多的藏品中,所嵌纹饰的配色又能达到协调统一,需要极高的审美,而在大约嘉靖时期,出现了一位名叫周翥的工匠,将百宝嵌工艺推向了巅峰,后世也称“百宝嵌”为“周嵌”。 关于周翥其人,从现有资料上看,是吴县(今苏州)人,活跃于明代嘉靖中期,然其确切生平不详。其人其艺在明、清士大夫的笔记中常见记载,有说周姓工匠名翥,又说名“治”“柱”或“之”等。天一阁藏刊印于崇祯年间的《崇祯吴县志》卷五十三〈人物·工技〉“周治”载:周治,嘉靖中人。工为诗歌,精于雕镂嵌空,以金玉珠母石青绿,嵌作人物、花鸟,老梅古干,玲珑奇巧,宛如图画。其中记载周翥“工为诗歌”,称他精于“雕镂嵌空”,作品“宛如图画”,可见周翥除具有深厚的雕刻功力,更复有丹青之长,有多方面的艺术造诣。明代晚期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记载:“如雕百宝嵌紫檀等器,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但与陆子冈的治玉,江千里的螺钿相比,其传世品数量少之又少。官方资料中,仅见台北故宫藏有一件底部以银丝镶嵌“吴门周柱”四字的圆盒。 也正是由于百宝嵌工艺的复杂与奢华,造成了它的稀少。在流通市场上,此类百宝嵌箱匣一直为藏家所珍爱,价格也在逐步稳健上升。 可参考:2014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一件与此次拍品大小相当的“清早期 黄花梨百宝嵌花鸟图文具盒”,成交价为34万5千元人民币。 可参考:2022年中国嘉德2022春季拍卖会,一件尺寸更小的“明 黄花梨嵌百宝嵌银丝花鸟图捧盒”拍出了74万余元。
清 - 早期
木器 - 木箱
黄花梨 花鸟纹 百宝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