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
浏览数: 598 | 清 玉雕童子牧牛摆件 >> |
簋作为重要的礼器,通常在天子与官方祭祀和宴飨时,和鼎配合使用,形成了列鼎、列簋制度。因此瓷簋作为礼器,与一般实用瓷、陈设瓷相比等级更高。清代仅乾隆以后,官窑烧造,因此存世稀少。 此器侈口,高圈足,胫部收束,除口沿,足底处露胎外,通施蓝釉,口沿外侧至下腹饰两个对称半环形兽面耳。子母口,盖与器身上下各为一半,口沿饰回形纹,盖上附四个三角形耳,耳外侧刻有凤鸟纹,盖顶浅浮雕饰凤鸟祥云纹,盖倒置时即为支撑的足,整个器型由弧线组成,做工精湛,显得庄重、古朴。 此式簋为皇家祭祀用器,其形制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 青白釉簋”相同。乾隆十三年诏曰:“祭品宜法古”,并颁布《钦定皇朝礼器图式》,由御窑厂据之烧造瓷质祭器,用于各种祭典。此类蓝釉簋即为皇家祭器,器形仿自商周时期的青铜簋。此造型与《钦定大清会典》完全符合:“制圆而椭,皆口为回纹,腹为云纹,束为黻纹,足为星云纹,两耳附以夔龙,盖面为云纹,口为回纹,上有四棱出。陶用瓷,以色别之”。簋用于天坛、祈年殿、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太庙及文庙,而蓝釉瓷簋只作为天坛祭祀用器。 蓝釉作为祭祀之器,早在明初朱元璋登基后就制定了规矩。《大明会典》载:“洪武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造解。”圜丘青色即霁青色,就是通常所说蓝釉,今天去天坛看其琉璃瓦就是这种霁蓝色,深邃沉着。而祈年殿在最初并不是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它的前身叫“大祈殿”,原为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嘉靖十九年(1540年)拆除。之后嘉靖又于二十四年(1545年)建成三重顶圆殿,名为“大享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其造型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而将三色瓦改为统一的蓝瓦金顶,是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这时也正式更名“祈年殿”,作为孟春(正月)敬天、礼神、祈谷的专用建筑。此时期霁蓝釉作为祭天之色进一步得到巩固。 类似的祭蓝釉簋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也可以看到。一方面我们会发现蓝釉簋与青白釉簋相比釉层更厚;更重要的一点,在款识方面,除阴刻款之外,凸雕款与篆书写款均有出现,这与本次拍品的情况相同。 此祭蓝釉簋作为曾经享配于天坛的礼器,以质朴、庄重著称。今天如能有幸陈设于家中,相信定会为您的生活增色不少,望各位识之。
清 - 嘉庆
瓷器 - 簋
官窑 年款 祭蓝釉 蓝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