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官窑 绿地粉彩描金缠枝莲佛八宝纹贲巴瓶(《大清乾隆年制》) 

<< 清早期 玉雕莲池水呈(配木座)

浏览数: 554

当代 仿钧窑天青釉小碗两只 >>

简介:  

本品是以瓷摹仿金属贲巴瓶,尊贵静穆,造型端正,制作规整,形似宝塔。器口呈折腹水盂状,长颈,鼓腹,高足外撇。通体施绿釉为地,口部绘缠枝花卉纹,颈部以红、黄、紫、蓝四种色彩交错装饰,腹部绘缠枝莲托八吉祥纹,器里及器底均施松石绿釉。整器绘工细致,彩釉厚润华美,制作异常考究,色泽虽华丽而不俗艳,柔和自然。底足内以矾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充分说明了它作为宫廷使用的藏传佛教法器的性质。 八吉祥,又称“佛家八宝”,由西藏喇嘛教流传而来。八吉祥是佛教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分别是:法轮,大法圆转,万劫不息;法螺,是具菩萨果妙音吉祥物;宝伞,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白盖,遍覆三千,净一切药;莲花,出五浊世,无所染着;宝瓶,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金鱼,坚固活泼,鲜脱禳劫;盘肠结,回环贯彻,一切通明。这八件法物结合在一起,象征了佛教所追求的圆满、幸福,因此称“八吉祥”。 “贲巴”为藏语音译,梵音原作“军持”,为“瓶”之意。俗称“藏草壶”,为佛教活动中为神像和信徒本人沐浴时所用的净水瓶。 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此类净瓶也在东传过程中出现了变化,文献记载军持的生产和使用最迟在晋代就已开始,唐代时期使用金属、陶瓷这两种材料制作。而此时在造型上出现了分野,一部分将瓶肩处增加入水口,宋代继之。 至元代,随着藏传佛教为统治者所提倡,在中原地区逐渐盛行开来。因此这时期佛教器物也开始转为西藏地区器用样式,名称也更多改用藏语称谓。这件清代乾隆时期的贲巴瓶应是依据藏传覆钵塔样式,其中表现华盖的节层与之前净瓶相比更为宽厚,是两者最显著的区别。若同器型带流,则称为“贲巴壶”,为藏传佛教灌顶及盛圣水之用。 除瓷质贲巴瓶外,金贲巴瓶作为藏传佛教法器,曾作为确定达赖与班禅等重要活佛转世灵童程序的“金瓶掣签”制度的圣物。清廷为杜绝达赖、班禅转世中的弊端,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颁布的《钦定二十九条章程》载:“兹予制一金瓶,送往西藏,于凡转世之呼必勒罕,众所举数人,各书其名置瓶中,掣签以定……各蒙古之大呼必勒罕转世,令于雍和宫之金瓶内掣签。”借由此也可见贲巴瓶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 此类佛教器物除了作为“金瓶挚签”外,还是供清代帝王自身修持佛法,并且可作为御礼,赏赐西藏、青海、蒙古等地宗教领袖,是当时皇室与密宗上层交流的见证,寄托双方的共同信仰。 可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 粉彩奔巴壶”“ 清乾隆 洋彩蓝地番莲纹奔巴壶”。 可参考:2017年北京保利秋拍中拍出的“清乾隆 御制胭脂红地洋彩八吉祥贲巴瓶”,成交价格为2875万元。

年代:

清 - 乾隆

类型:

瓷器 - 贲巴瓶

标签:

粉彩 描金 官窑 缠枝莲 年款 佛八宝 绿地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