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 铜鎏金四臂观音坐像 

<< 乾隆 素三彩龙凤呈祥纹盘(官窑,《大清乾隆年制》款)

浏览数: 476

当代 绿地轧道粉彩牡丹诗文橄榄瓶(《大清雍正年制》款) >>

简介:

本品造型完美,表面润泽,打磨光滑,金水明亮,品相优良,做工讲究,一丝不苟;喀尔喀蒙古风格鲜明,属札那巴札尔风格造像中精品佳作。 四臂观音为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是雪域西藏的守护神。为观世音的其中一种应化身。因其咒语“嗡嘛呢贝昧吽”是传诵藏地的六字真言,用以加持、净化六道众生的恶业、恶习及恶障,走向六成就悉地。故又称“六字观音”。 此品系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札那巴札尔Zanabazar祖师(1635-1723)本人亲作佛像(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是蒙古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目前传到第九世)。他亲手创造了影响至今的蒙古造像风格,被后人尊为「蒙古最伟大的雕塑艺术家」,西方人更把他称为「东方的米开朗基罗」。他创立的金铜佛像样式人物比例精准,造型优美,气质典雅,充满活力;一般为整体浇铸,通体镀金,均匀流畅,光彩流溢;具有独特的个人风貌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此时期西藏本土佛教雕塑的最大不同之处之一是这一流派虽然受到了西藏佛教艺术的影响,但却极力追范古代佛像风尚,体现出比较浓郁的古代尼泊尔和印度雕塑的遗风。在藏传佛教美术史上占有世界公认的崇高地位。 此尊通体鎏金,头戴五叶宝冠,发髻高耸,发色绀青,摩尼宝珠顶严。面庞丰腴,额部宽广,白毫圆润,双目微垂呈俯视众生之姿,眉毛高挑,高鼻梁,小嘴唇,下唇较厚,观之有情。一面四臂,其一面表示他具足远离戏论的法身功德,四臂则代表四无量心。中央二手合掌于胸前,表智慧与方便合一双运,右手持念珠,表每拨一珠即救度一众生出脱轮回,左手持莲花表清净无恼,象征出凡尘之污泥而发心净洁无诸垢染。耳戴吉祥花珰,颈部蚕节纹明显。宽肩束腰,上身袒露,胸前佩戴项圈和连珠摩尼宝网状璎珞长链,装饰繁复华丽,双臂、手腕、脚踝均具钏镯。帔帛自双肩自然垂下,两臂各挂有一飘带垂落身后。腰系璎珞宝带,下身着长裙,裙下摆呈扇形放射状铺在底座上。衣着纹饰简单,仅在边缘錾刻菱格锦地装饰。双腿结跏趺坐于双层半月形仰覆莲花宝座之上,此种莲座颇具札那巴札尔风格特征,莲台较高,台沿上下皆刻有连珠纹,莲瓣宽扁,对称排列,莲尖卷翘,叠涩式基座,立墙暗刻几何花朵纹,下沿起唇沿。原装砍削式封底,封板中心錾刻十字金刚杵纹。

年代:

清 - 中期

类型:

造像 - 四臂观音坐像

标签:

铜鎏金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