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苍龙纹抄手端砚 

<< 16世纪 铜鎏金毗卢巴坐像

浏览数: 274

民国 花梨木透雕五福捧寿纹戥子 >>

简介:

长方形抄手砚始流行于宋代,其砚底掏空,减轻重量,可用手抄底托起,故名抄手砚。前端和两侧留边与砚堂相连,三边如足,平整着地,手可插入,便于移动,易于挪动洗涤,因而又称之为“插手砚”。明清两代多有仿制。 砚台长方形制,由老宋坑石精制而成,石质细腻光滑,石色深沉泛紫红。砚堂平坦开阔,砚背抄手高而深。砚池内浮雕苍龙图,可见海水波涛汹涌,苍龙浮出水面,圆目阔鼻,张嘴露齿,气势恢弘。整砚造型规整,线条挺拔,风格粗放,收藏、陈设、实用皆宜。 端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首,古有名言“端州石砚人间重”,宋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端砚以石质坚实、细腻娇嫩而闻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的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时至今日,依旧满誉天下,为文房名品。老宋坑是端砚名坑之一。北宋时发现采石,故名。宋坑端石石色紫红如猪肝,石质致密、润滑、坚实。

年代:

类型:

文房 - 砚台

标签:

龙纹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