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 仿钧窑天青釉倭角式方盆(底刻“七”字) |
浏览数: 624 | 清 黄杨木雕福禄寿笔筒 >> |
这是一只创汇时期渣斗,工艺及做工皆承继古韵,亦是十分讲究。兼之纹饰华丽,寓意吉祥,陈设收藏皆佳。 拍品铜胎,敞口喇叭状,束颈,墩式圆腹,圈足,口足鎏金。器内施松石绿釉,外壁以黄色珐琅釉为地,颈部开光绘牵牛花纹,腹部绘三朵牡丹花纹,釉色温润,色彩明快艳丽,多种花色争奇斗艳,底部白釉上落蓝料“乾隆年制”楷书款。 渣斗又名奓斗,是古人的实用器,在唐宋时期盛行,是古代贵族宴饮或者茶道时使用,制作往往精美。 画珐琅又称"洋瓷"。据清代蓝滨南在其《景德镇陶录》中记载,画珐琅是以金属铜做器骨(胎),用五颜六色的瓷粉(珐琅釉)经烧制而成。画珐琅起源于西欧法国,于16世纪由欧洲商人及传教士经广东传入中国,最早在广东制造,广东称作"烧青"或"广珐琅""洋珐琅"。 这种精美的工艺一进入中国便受到皇帝的喜爱与重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皆于北京皇宫造办处及广东两地设立珐琅作坊,并多次从广东选送优秀画珐琅工匠进京效力,大量生产,所作珐琅制品皆供皇室享用。
五六七
画珐琅 - 渣斗
牡丹纹 寄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