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期 玉雕降龙罗汉坐像(带底座) 

<< 雍正 矾红描金三鱼纹杯(官窑,《大清雍正年制》款)

浏览数: 508

17世纪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

简介:

本品以和田玉料一体雕成,罗汉面相丰满,额头高突,昂首撇嘴,神情刻画十分写实生动。双耳戴环,上身着交领僧衣,下身穿羊肠僧裙,曲盘右腿呈游戏坐,左手抚龙首,右手握摩尼宝珠,姿态安然自若。苍龙伸颈盘踞,依附罗汉身侧,匠师以娴熟流畅的刀法将二者相互呼应的动势刻画得极为传神。 此件玉质温润细腻,包浆润泽,以深浅浮雕、镂雕、圆雕等技法雕刻,匠师巧妙利用玉料的自然色泽和纹理特点雕琢出富有层次变化的景致,刀法爽利,砣碾遒劲,纹饰疏密有致,云纹、龙鳞、罗汉衣褶、眉目皆刻画得细腻入神,形神兼备,全然一幅仙逸之景,配有硬木透雕山石松竹梅底座,妙趣横生。 降龙罗汉即「庆友尊者」,名叫难提密多罗,意为庆友。他在佛祖涅盘八百年后,降生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是当时远近闻名的高僧。古印度有个恶魔叫波旬,那竭国人受他盅惑,信奉邪教仇视佛教,到处焚毁寺庙、杀害僧人,并将所有佛经劫掠到那竭国。龙王用洪水淹没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庆友尊者施展法力降服龙王,将佛经取回,佛教得以再次在世间流传。庆友尊者在圆寂时将十六大阿罗汉的法名和住址告诉了弟子,他的弟子将他所说的内容写成流行于世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后被唐代高僧唐玄奘译成汉文,自此十六罗汉的名称在中国广为流传。唐代以后汉地佛教界为赞扬庆友的功德,将他列为第十七罗汉,俗称“降龙罗汉”。

年代:

清 - 早期

类型:

玉器 - 降龙罗汉坐像

标签:

罗汉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