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 紫砂调砂折腰壶(《上袁赵松亭紫砂艺坊》款) 

<< 清中期 玉雕嵌松石瑞兔摆件

浏览数: 796

19世纪 铜鎏金四臂观音坐像 >>

简介:

此壶泥色朱红沉稳,调砂工艺,所调之砂均匀得当,若繁星点点。壶折腰,一侧置流,一侧置柄,壶柄圆弧宽敞。壶内可见金属过滤壶网。带盖,盖上设球形钮。底部《上袁赵松亭紫砂艺坊》款。整器工艺精致,形制典雅,厚重不失灵巧。 赵松亭,号东溪,出生于宜兴上袁村,是清末杰出的紫砂刻陶名家和书画家。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受吴大澂聘,到吴府“愙斋”仿造各种古陶瓷器两年,钤“支泉”印于盖内。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赵松亭在宜兴上袁村物色一批制壶名工,开办陶坊,为沪上客商订制茗壶。 砂,一般指紫砂中较粗的颗粒。所谓的调砂,其实是紫砂的一种加工工艺,即在炼泥的时候按一定比例加入熟或半熟的天然砂料,使二者充分结合。 紫砂壶形制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器形丰富,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约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 相传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至嘉靖时的供春。吴梅鼎著《阳羡瓷壶赋·序》有载,“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

年代:

现代 - 1980年代

类型:

紫砂 - 折腰壶

标签:

底款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