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世纪 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 |
浏览数: 373 | 民国 红木阴刻荷蟹图长方香盘、红木长方文具盒 >> |
此瓶以整块青白玉玉料雕琢而成,体型硕大,且保存完好,瓶身双环及瓶盖均完整保留。从瓶身上沁色判断,玉材应为和田籽料,质地细腻油润,纹饰为清代乾隆确立的仿古样式,品味极高。 瓶为扁圆形身,椭圆形口、足。有盖,瓶口外撇,短颈溜肩,鼓腹下为喇叭形高圈足,从类型上来看属乾隆时期的玉制仿古彝器。整瓶造型端庄大气,磨工极致,纹饰上繁简得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瓶腹所琢刻的夔凤纹,纹饰应出自商周时期青铜壶、尊一类器身纹饰的变体,凤回首勾喙,造型简洁但颇为生动;凤身卷转,相互交错,形成了双“C”型,具有律动之美。凤身又增添了古代玉璧上常出现的谷纹和勾云纹,让纹饰上更具有端庄典雅的气息。夔凤的四周还布满了云雷纹,这也是仿照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设计。 瓶身上方的象耳以及瓶盖上的狮钮,恰恰又构成了“青狮白象”这对佛教上具有极特殊含义的动物组合。可以看出,工匠让此两者的相遇,绝非偶然。一般意义上“青狮白象”作为两种坐骑,在佛教中代指文殊、普贤两位最重要的菩萨。但其实在佛教中,这两种动物与佛祖释迦牟尼都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据佛经载:“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就是说,白象是释迦摩尼的大弟子普贤菩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所以他的坐骑就是六牙白象。六牙代表六度,四足代表四如意。其中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如意则代表:欲如意、念如意、精进如意、慧如意。 随着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的广布,大象在人民心目中逐渐被视为力量的象征。又因它四蹄粗壮,着地稳如泰山,在封建统治者看来,象是代表江山稳固、社会安定的标志。 对于玉器的制作,被称为“玉痴”的乾隆皇帝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早在乾隆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部,打通玉路之后,随着玉料的增多和乾隆皇帝对玉器的嗜爱,各级官吏争相搜罗佳器,以玉器作为贡品及个人收藏,带动了玉器市场的繁荣。而不同阶层人士对玉器的不同品味,必然会影响玉器生产的发展趋向,苏州、扬州等地的一些玉工为投购买者所好,牟取高价,制作了一批样式奇巧、雕工纤细的玉器,这即是我们常说的“乾隆工”,但其中不乏题材庸俗、纹饰繁缛之作,这引起了乾隆的大为不满,因此在之后的玉器制作中他提出了追求仿古样式,而摒弃“新样”,这在乾隆的御制诗中可谓比比皆是,如“琢玉作今器,范铜取古型。俗嫌时世样,雅重考工径”(作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 ),“弗令俗工聘新样,博古图中取古式”(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 )。而正是由于乾隆的大力推动,此后的仿古彝器在宫廷中也逐渐增多,直到今天在收藏此时玉器最多的两岸故宫,都可以看到。 作为乾隆朝最为重要的玉器类别,此类仿古彝器玉瓶,在拍卖市场上也常取得不俗的表现。例如,在2012年佳士得香港春拍中,一只高度为20.2公分的乾隆朝黄玉仿古盖瓶,成交价达1230余万元人民币,其象耳、仿古纹样以及带盖的主要特点,可谓是与本件拍品如出一辙,愿各位识之。
清 - 乾隆
玉器 - 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