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
浏览数: 340 | 18世纪 铜鎏金/藏银莲花生上师坐像 >> |
拍品为创汇时期所制,以碧玉为材,质地通透,色泽浓郁,雕工精湛,寓意高洁,是难得的文房雅器。 笔筒呈圆柱形,外壁雕刻岁寒三友图,松、竹、梅错落有致,各显奇姿。运刀刚劲犀利,纹饰精细繁缛,线条流畅自然,气韵雍容大方,彰显文人雅士之高远志向。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也是文人雅士品性高洁的象征,宋代文人林景熙在《王云梅舍记》言及:“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此典被认为是“岁寒三友”的出处。南朝陶弘景在庭中植松,以招松风;北宋苏轼在院中栽竹,以听琳琅;亦是北宋,林和靖结庐孤山,度腊观梅。松竹梅,原是自然间寻常物事,却因文人赋予其性格,变得高雅独特。
五六七
玉器 - 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