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 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 

<< 道光 粉彩描金团寿白菜花蝶纹椭圆形盘

浏览数: 416

雍正 青花缠枝莲纹敛口钵(官仿官) >>

简介:

本品自在观音铜质细密莹润,鎏金浓厚。整体造型生动写实,飘逸流畅,表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应是18世纪模仿宋元风格造像的摹古之作。 观音菩萨在佛教里有多种形象,每种形象都代表着一种佛教思想,带动着宗教教化的功用,都是观音慈悲与智慧的化现。自在观音造像独特之处,在于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盘膝打坐的姿态,其坐姿予观者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感觉。自在观音,又称「观自在」、「观世自在」、「光世音」。梵语是「阿缚卢多伊伐罗」,意为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在佛教诸大菩萨中,观音菩萨更是以慈悲著称,他的慈悲心愿最伟大、突出,故也是世间崇奉的常见造像题材。 此尊通体鎏金,面相丰满圆润,眉目细长,双目微合,神态安详。高发髻,头戴高冠,中央化佛,即阿弥陀佛,是观音菩萨身份的重要标识。耳垂圆珰,宽肩束腰,体态匀称,造型优美。上身袒露,两肩帔帛盘绕周身,胸前饰花瓣式项圈,腰系束带,下身着长裙。衣纹生动自如,采用了汉地造像的写实性表现手法,尤其是腰间束带具有鲜明的明代汉地造像风格特征。左手撑地,右手扶膝,左腿内盘,右腿屈膝而立,形象悠然自在。观音舒展自在的坐姿与佛性自如的内涵结合,创作上的和谐得到了精准的把握,既充分表现了观音菩萨慈悲睿智的宗教内涵,又彰显出雍容华贵的艺术气派。如凝望之,可令身心化繁为简,达怡神静心之境。底部未封藏,可清晰观察内部铸造结构和风化包浆状态,极具学习研究价值。

年代:

清 - 18世纪

类型:

造像 - 观音菩萨坐像

标签:

铜鎏金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