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带背光,须弥座) 

<< 嘉庆 粉彩描金缠枝花蝶纹九子图瓶(官窑,《大清嘉庆年制》款)

浏览数: 503

20世纪 藏银嵌松石嘎乌盒 >>

简介:  

此尊释迦牟尼佛尺寸高大,鎏金饱满,着右袒式袈裟,端坐于仰覆莲座之上,莲瓣细长而饱满,是18世纪西藏造像的一个典型特征。座下的基台采印度建筑之多折角式造型,汉地多称为“金刚座”,亦称“须弥座”。金刚座正面及两侧由狮、象、金刚杵等护持。佛身后背光为菩提叶形,上面錾刻有六拏具纹饰。 释迦牟尼像,左手亦施禅定印,右手下垂持触地印,并维持在禅定冥想的坐姿之中,说明在佛陀证悟真理之前战胜魔罗的重要事迹。那时,佛陀立下誓约将保持禅定冥想的姿态,直到透悟真理实相为止。但他遇到了魔罗,那是一位试图让佛陀分心,阻碍佛陀证悟世间实相的恶魔。对于一切试图破坏佛陀追及理想的种种诱惑,无论是喜或是厌恶的干扰,佛陀均不为所动。依据传统记载,魔罗展开最后的攻击,试图动摇佛陀慈悲的菩萨胸怀。对佛陀追寻心灵觉醒的理想与出离轮回获得最后的解脱,魔罗提出了质疑。在精神毅力的支持下,释迦牟尼想起自己在多次以动物与人类身形的转世过程中,曾以无量的慈悲愿力帮助一切有情众生。于此觉悟的关键时刻,释迦牟尼理解并坦然面对命运。为了回应魔罗的质疑,禅定坐姿的释迦牟尼移动膝上的右手,触碰大地,并“请大地为证”,以此坚定不移的动作使得魔罗、魔军与女色诱惑溃散败逃,留下释迦牟尼独自在菩提树下体验伟大的觉悟。 除了佛陀本身,其身下奢华的金刚座也需要说一下。金刚座又名“须弥座”,为印度古代传说中世界的中心——须弥山的代表。原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后来逐渐发展为建筑装饰的底座,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今天的柬埔寨吴哥窟。通常意义上它被视为一座佛寺,而其立体庙山,正是象征着印度传说中世界中心的 “须弥山”。 而佛身后的背光,上面所雕刻的纹饰被称为六拏具,这个词对于多数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汉译中有时也称为“六灵捧座”。六拏具是密宗中六种以动物象征组成的法相装饰,常出现于佛像背光和拱券形门沿之上,这六种动物分别是伽噌拏、那啰拏、布啰挐、波啰拏、福啰拏、救啰拏,其在译名中每种名字后面都含有一个“拏”字,因此称为六拏具。这六者即汉译中的大鹏、龙女、摩羯、童男、兽王、大象。六种动物各自又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其中大鹏表慈悲,龙女表救度,摩羯表保护,童男表福资,兽王表自在,大象表善师。 此件呈金刚座、莲花座并带有背光的释迦牟尼佛,从其风格上,可被视作一件具有慕古意味的杰出造像,同类型的造像因工艺复杂,虽在明清各崇佛礼佛的时期都有铸造,但总体数量在各类佛像中存世数量极少。相似的造像在流通市场上也是屈指可数,按照“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其价格可谓是冠绝于此,其中早在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的一尊高度70公分以上的“明永乐 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成交价高达1.2亿元。其背光形式还是以缠枝莲及卷草组成。 而在2019年北京保利春拍中,一尊与本次拍品年代基本相当的蒙古札派的“17-18世纪 释迦牟尼”,其高度仅27.5公分,且下部仅有莲花座而无金刚台,成交价也达到860余万元人民币。 相信大家对本次上拍的这尊高度半米有余,无论是从装饰风格、制作工艺还是保存状况都堪称佳作的“18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其价值几许,可以说是心中有数了。

年代:

清 - 18世纪

类型:

造像 - 释迦牟尼坐像

标签:

铜鎏金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