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 铜鎏金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重:35.1kg) |
浏览数: 455 | 康熙 青花莲池花鸟纹开光花口盘 >> |
本品撇口,长颈,球形腹,圈足。颈部轮廓秀美,腹部浑圆,圈足外撇,底书青花“大清同治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器形规矩,胎体匀润。通体至上而下以青花绘饰九层纹样,自口沿及肩部分绘江崖海水、如意云头、变形蕉叶纹,自腹部起绘饰回纹一周,其下为缠枝花卉纹及如意云头纹;肩部凸起三道弦线,上腹丰硕,下腹渐收;主体纹饰为单层什锦花卉纹,近足处饰变体莲纹及卷草纹。纹饰层次分明,疏密有致,青花色泽雅致,浓淡相宜。 赏瓶因其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深得清朝历代君王的喜爱。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载,雍正八年(1730年)「十月三十日,海望奉旨将赏用瓷瓶亦画样呈览,交年希尧烧造些来」,档案中之「赏用瓷瓶」即应指赏瓶。其器形为雍正副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初名“玉堂春瓶”,因雍正帝专用于赏赐功臣,含「谨慎劝诫」,为官清廉之意,赏瓶成了玉堂春瓶的专指代称。传世品形制基本相同,乾隆后每朝相袭,名称、器形及用途从未改变,延用至宣统时期,成为清代瓷器生产中的一个传统器型。 赏瓶的器型优美,适合于在器上绘制纹饰,赏瓶赐于功臣之后,此器将被放置于较为明显的地方,便于臣子观赏,感受皇恩。一般采用固定模式的纹饰,颈部装饰青花蕉叶纹,腹部装饰缠枝莲纹。其意喻深刻,“青”代表“清”,“莲”代表“廉”,“青”“莲”合在一起,包含着封建社会的意愿,希望时政“清廉”。 也正因如此,有清一代宫廷御瓷的一些品种与器形始终前后相袭,每朝必备,每岁必制,旧档称“岁例供瓷”,青花缠枝莲纹赏瓶便为其中一例。自乾隆之后到宣统迅位,从未间断, 同治时期,中国处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晚期,世道依然动乱,垂帘听政的叶赫那拉氏(慈禧)独揽国家大权。直到同治后期,大约1870年以后,朝廷逐渐稳固了统治地位,清廷得到了些许喘息之机,史称“同光中兴”。而这一时期的陶瓷生产,在咸丰5年至同治4年之间,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御窑厂基本停产。从同治十三年江西巡抚刘坤的奏折中便可窥知,奏折中说:“咸丰时官窑厂被毁,同治时因兵变之后,从前各匠类皆流散,现在工匠俱后学新手,选作法度诸多失主……。”因此上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生产更多的是一种传承与交替,而赏瓶作为清雍正以后最具传承样式的官窑瓷器,可以说体现出同治时期官窑的最高水准。 虽然同治和光绪年间,陶瓷烧造总体上以不及之前盛世时期来的品类繁多,但在传统瓷器样式上还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包括洋务运动的兴起和一些机器设备的运用,使这一时期的瓷器出现了一些现代陶瓷制作的的特征,因此这些瓷器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们在晚清时期,为当时的乱世增加了一抹亮色,它们和光绪年间烧制的瓷器一起,形成了清朝瓷器的最后高峰。因此这一时期的赏瓶,在收藏界一直也处于一种供需两旺的态势,尤其是这几年随着大量的史料的不断被发现,晚清官窑瓷器也逐渐被人重视起来,如北京翰海在2011年秋拍中一只“清同治 青花缠枝花卉纹赏瓶”就拍出过80余万元的价格,让人近一步感受到了晚清官窑所具有的魅力与收藏潜力。
清 - 同治
瓷器 - 赏瓶
青花 官窑 缠枝莲 年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