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 官窑 霁蓝釉荸荠瓶(《大清宣统年制》款) 

<< 17世纪 铜鎏金那若空行佛母立像(带刻文)

浏览数: 866

清中期 黄花梨浮雕拐子龙纹长方箱 >>

简介:  

本器直口,长颈,斜溜肩,扁圆形腹,底部圈足外撇,瓶体整体施蓝釉,釉面匀净,蓝色发色均匀,浓而不艳,给人以端庄之感。底心以深色青花料书写“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字体书写规整,排列整齐,笔迹圆润有力。从其胎底状态来看,瓷胎坚细程度,在晚清瓷器中首屈一指。从薄厚来看,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宣统瓷器瓷胎最薄,其次是光绪,同治则最厚。这一时期的陶瓷制作水平的提高,我们纵观历史会发现,正与那时的洋务运动处于同一时期,此时清政府将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青年送出国门,而这些留洋归来的青年中就有专供窑业的人才,在这一时期进入到御窑厂中,使得清朝临近终了的这个时期的官窑瓷器的烧造质量反倒呈现出一个上升势头,成为了数百年御窑瓷器生产的绝唱。 这一点在《明清陶瓷鉴定》书中,耿宝昌先生对于宣统瓷器也进行了肯定,与晚清瓷器介绍中常用“质地粗糙”“绘画草率”不同,耿先生更多的是说“此時,官窑器的造型及品種,仍沿袭光緒旧制,但质地细白玲珑的胎体却更接近于现代的玲珑瓷器特征。就常见的宣统各类官窑器来说,其制作可谓少而精,瓷质优良,胎薄体轻,器型规严,纹饰细腻,……其他各色釉,如珊瑚红、黄、白、蓝、绿、窑变、仿官、茶叶末釉等,虽然数量和品种较少,但制作水平并不低于先朝,工艺技法还有提高。”这样的描述,在晚清瓷器中并不多见。 本件瓶身所采用的荸荠瓶样式,如在故宫博物院中查找,其馆藏中有一件清雍正青釉荸荠式三系瓶,但此藏品形式与常见的荸荠瓶在造型上的差距较大。因此在这件器物下的词条中也提到“荸荠式瓶是清代流行的一种瓷器瓶式,首创于康熙时期。其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状如荸荠,故此得名,又称直颈瓶。品种有青花、黄釉青花、豆青釉、郎窑红等。” 宣统一朝仅历三年,在此期间烧造的各类官窑瓷器数量都十分有限,而随着清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宣统逊位,民国肇建,御窑历史随之终结。因此宣统朝的瓷器无论在瓷器制作水平方面,还是作为中国御窑烧造的象征意义都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懂得投资和发现价值洼地的收藏爱好者,可以说是难得的机遇。

年代:

清 - 宣统

类型:

瓷器 - 荸荠瓶

标签:

官窑 霁蓝 年款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