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 合金铜宗喀巴坐像(带刻文,重:14.2kg) 

<< 16世纪 铜鎏金上乐金刚双身像

浏览数: 385

乾隆 官窑 黄地青花外牵牛花内九桃纹盘(《大清乾隆年制》款) >>

简介:  

此像尺寸巨大,高半米有余,表现的就是一尊标准的宗喀巴大师像。宗喀巴头戴黄色的尖顶僧帽,又称桃形尖帽,后来成为格鲁派僧人共同的形象标志;它与噶当派僧人所戴班智达帽颇为相似,体现了宗喀巴大师对噶当派的忠实继承。面相饱满圆润,慈眉善目,显示了大师福德和智能的圆满。身着交领式坎肩、僧裙和袒右肩袈裟,衣纹自然写实,充溢着浓郁的自然主义艺术气息。衣缘上刻画如意祥云纹饰,雕工遒劲有力,纹饰精致细腻。双手当胸结说法印,身体两侧并生两朵莲花,花朵至肩头盛放,左肩花上奉置经书,右肩花上安立宝剑。经书和宝剑是文殊菩萨形象的重要标识,皆有深刻的寓意,利剑表示可以斩杀一切烦恼之贼,经书表示智慧渊博如大海。宗喀巴形象具有文殊菩萨的形象标识,标明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姿态端庄,威仪四方。莲座造型宽大,上缘饰有连珠纹,莲瓣宽大,在宽大素朴的莲瓣托护中,显得美观齐整。而在朴素的莲瓣下,则装饰有雕刻精细的莲枝藤蔓,在底部形成三足。莲台背面錾刻有三字明咒:嗡阿吽,为一切经音义。莲座下神圣的装藏保存完好,具有极大的宗教加持力量。封底板中央刻有羯磨杵,为藏传佛教造像惯用的装藏符号,用以保护装藏不受邪魔外道的侵袭。此像底座为鎏金铜材质,人物则以合金铜铸造,面部则又添加了一层泥金,五官则是用天然矿物料进行了描绘,使尊像看上去更具光彩,更为生动传神,这是藏族信众表达虔诚和敬佛的习惯做法,整躯造型大方,形象庄严,工艺精细,铸胎厚重,尽显汉藏艺术气象,体现了清代造像的鲜明特点。 宗喀巴(1357--1419年),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本名“罗桑扎巴”,生于青海湟中,藏语称湟中一带为“宗喀”,故被尊称为宗喀巴。“格鲁”意为“善规”。宗喀巴学习圆满,即改戴黄帽,弟子们后也就随着戴黄帽,形成黄帽派。因为宗喀巴戴黄色桃形僧帽,所以又称格鲁派为“黄帽派”“黄教”。宗喀巴幼年时于萨迦派寺庙夏琼寺出家,依止顿珠仁钦学习显密教法。1373 年前往卫藏学法,广泛参访前后藏噶当、萨迦﹑噶举﹑夏鲁等各派高僧,遍学藏传佛教各派显密教法。1400 至1409 年期间,他针对当时西藏佛教僧纪废弛,修持伪滥,实施大胆改革措施。僧人不许结婚,禁止邪淫,废除欢喜法,戒杀生,禁饮酒,断绝世俗交往等;于修学上强调显密并重,先显后密。44岁时撰写成《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后又于49岁时写成《密宗道次第广论》,为其教派创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1409 年藏历正月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法会后又在拉萨东北旺古尔山建立甘丹寺,此两项法事活动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格鲁派的正式建立。此后不久,其弟子又于拉萨和日喀则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其中他最小的弟子根敦朱巴,被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他的另一位弟子克主杰,也被后来的清政府追授为一世班禅。为格鲁派此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基于宗喀巴的伟大功绩,藏族人民普遍尊他为“第二佛陀”和文殊菩萨的化身。 同类的造像,在今天的拍卖市场上也会见到,其中不乏工艺精湛者,以错金,甚至紫金琍玛来制作,由此也可看出宗喀巴大师在汉藏佛教界的地位之崇高。而鎏金铜造像制作精美者,同样受到藏家的喜爱。如北京东正在2016年秋拍中一尊仅为32厘米高度的鎏金宗喀巴像,成交价就达到了575万元的高价,望藏友慧识。

年代:

清 - 18世纪

类型:

造像 - 宗喀巴坐像

标签:

藏传佛教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