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期 黄花梨浮雕螭龙纹提盒 

<< 17世纪 铜鎏金莲花手菩萨坐像

浏览数: 269

嘉庆 官窑 松石绿地粉彩描金缠枝花卉吉庆连连纹灯笼瓶(《大清嘉庆年制》款) >>

简介:  

此件提盒,基座为长方形框,下面用穿带连接形成底座。在短边上竖立柱,两旁有站牙抵夹。站牙透雕螭龙纹,与盒体上螭龙相呼应。立柱上接罗锅形横梁。构件相交处均嵌镶铜页加固。上一撞口内设平盘,留存难得。盒盖两侧立墙正中打眼,立柱与此眼相对处也打眼,用铜条贯穿。除平盘外,盒身分上下两撞,皆以铁力木做底,为明显的苏作器物,中间又以隔板间隔出大小长短不等的空间来。由于下撞盒底坐落入底座槽口中,每层又均有子口衔扣,铜条贯穿后提盒就被固定。铜条端小孔上如再加铜锁,整件两撞提盒就被锁上,不能开启,这装置颇能引证此提盒用途为储藏珍贵物品,从其下面每撞所分空间情况判断,用途已演变成储藏珍贵的笔、砚、墨等文房器用。 此类多撞提盒设计源自食格类器物。《鲁班经匠家镜》有《大方杠箱》和《食格》两式。惟杠箱大,需要两人抬,故曰“杠箱”。食格较小,可一人肩挑两具。提梁盒在宋代就已经流行起来,主要还是用来盛放酒食,便于出行。或是应用于商铺和饭馆,用来运送食物或者小件货物。明代画作及小说版画插图也常有描绘外游时侍从挑食格的情景,为了便于携带,食格多用竹或较轻的柴木制成。 明末宦官专权,文人仕途失意,便转而追求田园诗意的生活状态,既然不能报效国家,那就专注过好自己的小资生活。这也是所谓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因此明代晚期文人材质由原先的竹制变为木质,更多是用鸡翅木、紫檀、甚至是黄花梨等名贵木材制作,由原先的大尺寸缩小变为适应文房案头把玩的大小。贮藏玉石印章、小件文玩之具。由于实用性强,在明清时期许多大户人家中多会备有此类提盒,因此这类提盒有一定存世量,但多为光素器,甚至连《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页》中所绘制的提盒也为光素之品。而此例制作精良,用木质细密坚实的黄花梨木造,四周又都以铲地浮雕的方法,雕刻有螭龙纹,而现在存世的黄花梨提盒中能带有如此精美雕工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2015年苏富比秋拍中曾出现一只明末清初时期的黄花梨镶嵌黄杨木龙纹提盒,此件无论是在形制上,还是在纹饰上都与这次上拍的藏品有颇多相似之处,可与之比拟。那件上更多的使用了软木镶嵌工艺,纹饰也更能体现出明末清初时期纹饰雕造的粗犷豪放。而此次拍卖的这件则更多的把苏作木工的精巧细腻呈现给大家。苏富比拍品当时的成交价为123万余元人民币,以供大家参考。

年代:

清 - 早期

类型:

木器 - 提盒

标签:

黄花梨 夔龙纹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