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素蝉样式眉纹歙砚 |
浏览数: 477 | 1924年 粉彩描金仕女教子图双夔龙耳大瓶 >> |
葫芦瓶,因器身形似葫芦得名,又谐音“福禄”有美好的寓意。整器造型优美,陈设、收藏佳品。 瓶敞口,束颈,束腰,腹下收,圈足。器身施窑变红釉,外壁施釉不及底,釉面光滑润泽。瓶口沿有一圈灯草边,对比鲜明。 窑变釉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现,宋代河南禹县钧窑生产的铜红窑变成一时特色。据文献,景德镇窑变釉生产亦始于宋,《清波杂志》云:“饶州景德镇,瓷器所自出,大观间有窑变,色如红朱砂。”因窑变釉起初乃窑口中复杂环境偶然促成,《稗史汇编》云:“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数十窑中,千万品而一遇焉。”而被视为不详之征,清以前景德镇之窑变釉并非有意为之,明郭子章《豫章大事记》记载:“瓷器以宣窑为佳,中有窑变者极奇,非人为所致,人多毁藏不传。”清以后,隨着人们审美品位的变化及烧成技术的掌握,景德镇窑变釉方作为著名色釉专门生产。 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红。宣德时烧制出了祭红;到嘉靖时,又创烧了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鲜红为高温色釉,矾红为低温色釉。红釉的种类很多,除鲜红外,根据釉色的浓淡而演变为各种不同的品种。
清 - 中期
瓷器 - 葫芦瓶
红釉 窑变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