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世纪 铜鎏金四臂观音坐像(带刻文) |
浏览数: 551 | 雍正 官窑 仿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罐(官仿官) >> |
此尊黄财神坐像,通体鎏金,头带五叶宝冠,发髻涂染成绀青色,高耸直立,上饰严顶,宝缯于耳后飞扬。面部及颈部又单独泥金,面相方阔,眉头微蹙,相容愠怒,大眼大鼻,蓄有短须,额头上以嵌绿松石来代表白毫相,这是西藏造像中常见的嗔怒相风格。袒胸露腹,腰系短裙,身姿与常见的黄财神相比,更加雄健威武,这样的造像特点,带有较为明显的帕拉时期造像的风格,这样的风格在16世纪的高等级造像中颇为流行。臂、手处皆饰钏镯,项及胸前各饰璎珞,其中外层璎珞是由细密连珠构成,而在璎珞之外,还佩有一条花蔓组成的长带,于腹前经过,绕过两臂,以金刚结系于颈后,颇具特色。右手所持摩尼宝外装饰有花叶造型;左手所握吐宝神鼬正从口中努力吐出一颗摩尼珠,吐宝鼬肥大异常,则预示着财富越多,且它的姿态极为生动,成为整尊造像中最亮眼的地方,显示出了工匠超高的艺术技巧。结游戏坐姿,左脚呈跏趺姿势,右腿由下方莲台所生莲花结出的摩尼珠托住,下为圆形双层俯仰莲座,莲瓣围绕一周皆劲挺饱满,在莲瓣上缘有一周细小连珠纹。此造像通体鎏金,经累年传世,金水依旧粲然,包浆圆润,尽显沧桑华丽之美。 在藏传佛教文化体系中,财神信仰无疑是一个十分突出而有趣的现象。不仅有众多名目纷繁的专职财神,如黄财神、白财神、黑财神、红财神、绿财神、象鼻财神、财宝天王、财续母等,而且还有大量兼职的财神,如大黑天、妙音天母等,在众多的各路财神中,最为常见的当推黄财神,他不仅居于诸财神之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西藏财神的总代表。 黄财神又名黄布禄金刚,是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普遍崇奉的“五姓财神”之一,掌诸财富宝库,为司财众神之首;因其身体呈黄色,所以俗称黄财神。其中有一种说法是他原为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施财天,印度梵语称“俱毗罗”,在古印度诗集《玛哈帕腊达》等书中专门有他司财的记载,说他住在吉罗婆山上,相貌奇丑,有三条腿、八颗牙、一只眼。后来被佛教吸收,被赋予了新的履历和护世职能,成为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闻天王。据佛经记载,他住在须弥山北面的黄晶埵,受佛陀付嘱,在未来邪见王毁灭佛法时,将出世护持佛教。因其恒常守护在佛陀身旁,听闻佛法较多,所以得名多闻天王。在汉传佛教中,我们常常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多闻天王的单独崇拜,而其原来“施财天”的身份和职能却鲜为人知。但在藏传佛教里,多闻天王和施财天则同时受到崇拜,他们都有司财的功能,艺术形象也都具有财神的特征,而且施财天的信奉较之多闻天王更加普遍,其心咒“嗡、藏巴拉、乍念乍耶、梭哈”,广为藏地民众熟悉,朝暮奉诵,千古不易。据说持诵此咒,无有愁苦忧恼,衣食财宝具足,多闻聪慧,无病长寿。功德不可思议。 此像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其左手所抱的鼠鼬,它是此像的形象标识,也是所有财神像共有的特征。那么,鼠鼬与财宝有什么关系呢?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没有找到可靠的依据,只有一些推测性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凡是财宝都藏于深山密林之中,财宝周围往往有蟒蛇守护,人类一般不容易知道蟒蛇的所在,也很难接近蟒蛇,而鼠鼬对蟒蛇的行踪就非常灵敏,而且还不惧怕蟒蛇,能够制伏蟒蛇,因此古人探宝时一般都以鼠鼬作为向导。基于鼠鼬在探宝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古印度人将它作为财宝的象征。 此尊造像具有典型的蒙藏造像特点,可能与16世纪对造像艺术的审美的一种复兴有关,这一时期,追求曲线美又成为了高等级金铜造像的一种主流审美趋势。此外,佛造像的封底形式对于年代的确定也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这件黄财神所采用的全包式封底,也是16至17世纪常见的形式,至18世纪,已经基本变成剁边式封底。 此尊黄财神造像,无论从体量,还是从造型,再到保存状况都堪称一流的作品,也作为诸财神之首,望可助藏家广积善缘,财运通畅。
明 - 16世纪
造像 - 黄财神坐像
铜鎏金 藏传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