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 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带刻文,重:54.35kg) 

<< 清乾隆 豆青釉青花披肩拐子龙纹双象耳唇式瓶

浏览数: 598

清 人物纹如意形银锁 >>

简介:  

此尊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其体量巨大,高近乎1米,用铜量极为惊人,重达108斤,莲花座上刻有铭文,鎏金厚实,整体保存状态颇为完好。此尊文殊菩萨像一面、双臂,菩萨面相慈祥,微含笑意,头戴弯月形花冠,两侧有宝缯自然下垂后,又向上兜转,形成婉转的曲线,装饰华美,雍容华贵,发色绀青,梳高髻。面庞圆润,弯眉细目,眉间嵌有类似白毫相,鼻梁高挺,双目低垂,呈寂静相。正面双耳垂菱形耳饰,中间为六出花卉,旁出卷草,周圈以连珠为围绕,在形式颇为独特,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薄裙贴体,胸前带有巨大项圈,以蔓草装饰,中间坠有兽首形饰件,疑为大威德金刚头像,项圈外侧至腰部挂U字形连珠式璎珞,并饰有臂钏、腕钏、脚镯等。宝冠、耳珰、璎珞、臂钏、脚镯皆刻细致而华美的花叶卷草纹,并嵌饰松石。双手执说法印置胸前,各持莲茎,左肩莲花上生经箧,右肩莲花生宝剑,惜剑首年久受损,其手持各法器无论礼器或武器皆有其象征和教育意义。文殊菩萨手中的智慧神剑,为你斩去心中的烦恼,而经箧代表无穷的智慧,进而断绝烦恼、心生菩提,并最终修得佛果。结全跏趺坐,端坐于仰覆莲座,莲瓣优美饱满,莲瓣尖端上卷成花蕊状,上边缘饰联珠纹。底部以红铜板做全包式封底,并涂有朱砂,底板正中錾刻十字金刚杵。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明代永乐时期的铜鎏金文殊像,将此件的形象姿态与之相比,可知其为文殊的标准姿态,由此也可看出元代以后,汉藏两地佛像的传承关系。 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 意为“妙德”“妙吉祥”,显密各宗有不同的文殊菩萨法相,共计数十种之多。按照“智、行、悲、愿”的排序,文殊菩萨应是民间所认为的四大菩萨之首,特别是在般若经典盛行的大乘早期,文殊菩萨在佛教尊神地位中更为殊胜,经常高居显宗八大菩萨的首席尊神之位。文殊象征般若智能,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与司“行”的右胁侍普贤菩萨并称。 所谓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意译为“道心众生”“有情觉者”。因其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而为世人所推崇,按《菩萨璎珞本业经》种说法,菩萨共有五十二阶位,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而第五十二阶位,妙觉菩萨,可以等同于佛果位。而向文殊、普贤以及观音,皆证得五十一阶,为等觉菩萨位。故已断烦恼结,于生死轮回自在、具救度众生能力者,因此发“智、行、悲”诸愿,以救渡众生。 作为智慧的象征,文殊菩萨的尊相同样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最直观的反应表现在拍卖市场上。从所查询的记录中不难看出,文殊的造像更多的还是出现在永宣时期,在清代反而十分少见。也正因此,一尊康熙年间高度仅为23公分高度的文殊坐像,就可以拍到人民币200万元以上的价格,而此尊尺寸之巨,无论在供奉,还是在陈设中,所展现出的艺术效果与震撼力,皆成倍增长,望有识之士,惜之爱之。

年代:

清 - 17世纪

类型:

造像 - 文殊菩萨坐像

标签:

铜鎏金 

F D X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