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世纪 铜鎏金四臂观音坐像 |
浏览数: 869 | 万历 官窑 黄釉绿彩缠枝莲纹碟(《大明万历年制》款) >> |
黑釉跳刀纹装饰,日本学者称之为“飞白纹”或“千点纹”,唐代的低温彩釉制品上已可见,宋金时期在北方磁州窑系的河南、河北、山西等窑口烧制的黑釉器上应用得更加成熟,此品为宋代磁州窑风格。 罐直口,丰肩,弧腹,圈足。带帽形盖。造型古朴,圆浑丰满。外施黑釉,整个器物从上至下用跳刀的方式有规律性地刮削出痕迹。黑白对比鲜明,富有现代装饰感。 可参考:2018年3月22日,佳士得纽约拍卖,“北宋 磁州窑褐釉跳刀罐”,成交价:237,975元。 跳刀,是中国陶瓷特有的装饰技法之一,它来源于早期陶器和原始瓷器中纹饰刻划的一种技术手段,曾与彩陶、席纹、绳结纹等共同成为中国陶瓷最早的装饰。古代工匠在修坯、利坯时无意间发现游走于坯体刻削时出现的颇具写意性的跳刀痕迹,故而尝试用它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纹样,通过反复试验,终于形成了跳刀纹。宋金时期随着陶瓷装饰题材的不断丰富与发展,跳刀纹与其它主流纹饰一样,在北方地区十分流行,直到元初,跳刀纹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磁州窑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陶瓷窑系,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彭城和磁县等地,是北方陶瓷的代表。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磁州窑在我国瓷业的作用,明代已有评估。瓷器,又名磁器。《五杂俎》解释“磁器”是这样说的:“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盖河南磁州窑最多,故相沿名之。”磁州窑品种诸多,以白地黑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
宋
瓷器 - 盖罐
磁州窑 黑釉 跳刀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