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期 黄花梨浮雕草龙纹台阁式带屉印箱 

<< 道光 官窑 粉彩婴戏图盘(《慎德堂制》款)

浏览数: 330

18世纪 铜鎏金作明佛母立像 >>

简介:  

印箱,又称印匣、宝匣,为存放印章之用。明代印箱,多为方形盝顶式,因印玺多作方形,印钮总小于印身,故把函盖造成盝顶式是完全合理的。直至清晚期,印匣还保留着此种形式。清代帝后的印玺皆备有印池,作为存放印玺之用。再用贵重木质,乃至银、金制作印玺盒,成为一套印玺存放用具。 此件印箱造型极为典雅,底部为一类似须弥座造型的台座,为了使整体效果不过分繁缛,去掉了俯仰莲瓣托腮。须弥座,源于印度佛教,象征佛教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有独尊与稳固之意,通常呈方形,上下宽,中间逐层收窄,中间最窄的一层,称为束腰。进入中国后,多与家具及建筑结合,因此宋代李诫在《营造法式》,也定下须弥坐的造型规范。后又逐渐发展为露陈座,作为宫廷庭院陈设的标准配置,以凸显所盛放器物的重要性。 通过查阅《故宫经典——明清帝后宝玺》,乾隆钦定的二十五玺中,印面尺寸最大者为19厘米的“广运之宝”,而在这二十五玺中最小者为“皇帝尊亲之宝”仅有6.8厘米见方。此件印箱印池部分的尺寸,20厘米有余,又以黄花梨精心制作的印箱,所存放之物,非一般私人印章所能比拟,这种尺寸也应为玺印级别。 而在官方资料显示中,清宫帝后宝玺中最大的一方,为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制作的碧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体现了太上皇权力的至高无上。此印印面为22.5厘米见方。其印箱底座同样为须弥座,而在盖子五面均雕刻有云龙纹,但其所用材料则为檀香木制作。 此件藏品,作为一方明末清初时期贮藏某方宝玺的印箱,其制作精美程度,大家有目共睹,而它背后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无法衡量的。虽然今天行玺制度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它所带给我们的庄严感并未消退,用其贮藏公章,以及象征个人身份与地位的物品时,这份庄重依然可以得到延续。 由于此类拍品在历史上制作较少,而且多为官方贮藏,在市场上流通的几率很小,因此对比案例并不多见。我们仅拿2013年中国嘉德秋拍中的一件明晚期紫檀盝顶小印匣作为比较,之前拍品尺寸更小,仅为10余厘米,制作工艺也更为简单,且无台座,但成交价却已创出人民币46万元的高价。时至今日,又经过了近8年时间,相信当这一件藏品出现,您一定不愿错过。

年代:

清 - 早期

类型:

木器 - 印箱

标签:

龙纹 黄花梨 

F D X
Test!!